云绫简单介绍了莫言之一句,便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着回应道:“老江叔,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回来哩!对了,范师父可在府上哩?”
老江摇了摇头,笑道:“他啊,你走后就再没下过山,一直搁山上呆着呢。我看啊,他是舍不得你,不定躲山上哭鼻子呢。”
闻言,云绫不禁大笑起来,银铃般的笑声瞬间传遍了范府。
跟在后面的莫言之有些惊诧地看着笑靥如花的云绫,这还是他第一次见云绫这般放肆地大笑出来,只觉颇为新奇。
笑闹间,三人到了客厅,云绫如同到了自己家一般招呼着莫言之随便坐,老江得知云绫还没用饭,忙不迭便去厨房准备上了。
先前云绫的笑声也传到了后院,燕十七此时也匆匆赶了过来。
“姑娘可算到了。”燕十七俏生生地站在云绫身前,全然无视了一旁目光热切的莫言之。
云绫轻咳一声,拉着燕十七在身旁坐下,恰恰挡住了莫言之的目光,随即问道:“兄弟们如何哩?”
“都分散在襄阳城各处,密切留意着襄阳王府的举动。”燕十七小声回道。
闻言,云绫点了点头,随即问起了襄阳王诗会的细节。
燕十七仔细捋了捋,这才将已经探明的情况细细道来。
襄阳王筹办的诗会将在三日后开始,澄心书斋的大儒以及荆襄一带有名有姓的才子佳人大多都在受邀之列,不过最受人瞩目的还是隐退多年的唐国公韩元让。
据说韩元让也收到了邀请,将担任此次诗会的评审。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连与荆襄毗邻的江东、巴蜀等地的有才之士都在往襄阳赶。
听罢这些,云绫浑不在意,她本就对文绉绉的诗会没什么兴趣,自然不会关注诗会规模如何。
她沉吟片刻,转而问起宇文韬来。
燕十七想了想,回道:“据说这宇文韬是去澄心书斋寻一位故人的,只是似乎未能如愿,正好收到了襄阳王的诗会请柬,便暂且留在了襄阳。”
闻言,云绫不禁眉梢一挑。
要说澄心书斋有什么人能算是宇文韬的故人,除了她好像也没别人了吧?
当年参加过演武大会的书斋弟子早已出仕,也唯有她在书斋读了三年的书。
思及此,云绫不禁琢磨是不是该找个时候会会这宇文韬,说不得能问出点什么来。
就在云绫思索之际,老江也把饭菜准备好了。
一顿饭用得还算热闹,饭后老江带走了莫言之,云绫则回到她住过的小院歇息,缓一缓一路的辛劳。
云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