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庸这样的人物以及亲人留在世上,满堂朝臣也同样不会放任给国家带来无数困扰的人如胡轲活在世间。
"这事我做得未免轻率了些。
" 仔细思索一番后,朱棣将迈出的步伐收回。
现在,看向姚广孝的眼中多了分严肃之意。
起初以为大师大胆登门献策,只是为了凡夫俗子能在权势如王爷面前赌一把未来,没想到他的建议竟然有几分智谋。
但仅从刚才的警示中便可见得,这位大和尚的确不是普通的存在。
此刻心中那些困扰暂时被胡轲的出现所消减。
然而,暗处聚集的乌云变得更加沉重。
昔日洒满光明的角落,在东南海风的推动下彻底被乌云遮蔽,再也没有一丝光明照进这片地面。
"若王爷不嫌弃贫僧愚拙,贫僧有一提议愿为殿下呈上。
"
在这间充斥着风吹打窗户声音的屋子里,姚广孝趁机发言。
看到情绪完全平静后的朱棣,将目光重新放回了这个和尚身上,他已确信这个大和尚确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普通人面对转变的表情不是畏缩躲闪,就是寻找借口避开,唯有这个大和尚正面应对其情绪。
虽然做好了倾听准备,但仍未即刻对姚广孝的发言作出反应。
转头走向了自己的座位,端庄地坐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坐好后依旧沉默,轻轻地举起了放着凉茶的手,细细回味口中气息,待站在他面前略感疲倦的大和尚下意识调整站姿时,这位燕王殿下终于开口问出问题:
"大师有什么良策,指教于我?" 事务有了关键的进展,眼前的局势也在掌控之中。
朱棣那时立刻收敛了原本急躁的神情,重拾了高位者的悠然自在。
对他来说,表面上激昂的举止其实都是他在吓唬他人的招数。
偶尔的 ** 确实并非完全作假,比如在他听胡轲授课的场景。
在内心困扰多年,经由胡轲数言拨开迷雾后,朱棣显露出来的那份震撼全出于本能的真实反应。
“多谢王爷允许。”
取得朱棣的许可后,姚广孝先是给对方施了个佛教的手礼,随即站直了身体,眼睛霎时间闪烁如灯。
“根据贫僧的看法,眼下处理胡先生的方法,并非目前最重要的事。”
姚广孝话罢稍稍一顿,眼神正色地望向朱棣。
这一次,朱棣同样没开口说话,缓缓将手里的茶具归回了桌面,然后抬头与姚广孝目光接触。
这样的行动分明是要让姚广孝接下去阐述意见。
确认王储殿下并未因他的这番话说动而勃然大怒之后,察知局势并准备应变的姚广孝内心多了信心,说话间,他背挺得更为直了。
“燕王府当前的能力若要想拯救胡先生,的确比较艰巨。
对您来说,眼下关键的在于怎么重新赢得陛下的信赖。
由于胡惟庸案件的波折,朝廷已经持续混乱了很长时间。
此时,如果大王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帮君父解除忧虑,将来在朝廷之上您的基础将会更加稳固。
当燕王权力成熟时,在计划如何保护好胡先生则将是更合理的方式。”姚广孝说到这,单手持节,脸色既非欣喜亦非怒气。
“可是现在的朝野依旧动荡不安,看着天际密布的乌云,这股寒意可不是那么轻松能散的。”
朱棣已大致理解了姚广孝的想法,只是从他对自己政治的认知看,现在要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并不是说几句豪言壮语那么简单。
凛冽的寒风吹拂过空旷无生命的庭院,与屋外吹拂而过的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