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未明示开口,但眼神间的交流已足够传递各自坚定的立场。
两人的寒暄至此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真正的讨论开始了。
此时,需要的是一个私下密谋氛围。
伴随最后一名仆役的退出并关闭房门的声音渐远,这座曾经接待宾客的大厅,只剩下他俩人,此刻,才是真正进行私人性质谈判的时间到来。
"不清楚杨大人为何在今日找寻到小生面前询问,不过您有所提及的问题,请放心。
若是关于小生所能够答复的事,无论何者都将会坦诚无误地回复杨大人,无需担忧。
"
既然目前只有小生以及府君大人在场,尽管小生并未处于全然放松的状态之下,然而方才的客套言辞已经悄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对直接交谈的坦率。
而李善存这种 ** 表达的意思,在某种程度上却又让预先准备回答的府君杨论感到些许矛盾与挣扎。
不过这样的疑惑仅仅维持片刻的时间,在经过内心的权衡过后,杨论选择以简明的风格径直到点说明目的。
"近日有一问题令我深思欲问于阁下。”
此刻府君杨论的目光如锥,坚定聚焦在李善存身上。
假使未有李善存的洞见——他了解到此人在某些方面的喜好相对常人都更加平庸无奇一些,这满含欲望的凝视很可能误解为自己意有所指的行为。
继续阅读
“请问,主事李先生与其身居高位的韩国公正处怎样的关联?”
明知这类提问可能不够周全恰当,但杨论已然决定将自己的未来前路置诸于一试,故已不在乎细节上的小差池。
其心怀急切,急于得知事实。
他极度想知道的是李善存是否真与大名鼎鼎、声威显赫的韩国公存在亲眷关系。
现在的杨论面临一种尴尬的抉择,一边是他获得的利益和声望;另一方面却是燕王殿下施加的巨大的影响力,两相比较,杨论必须在此作出权衡。
决定权最终掌握在他手中:要判断出哪股势力对他的未来更加有利?
当前的形势下,他亟待李善存在问题上给予明断,而此刻心中期待答案的他,期盼听到的结果无疑是承认,确实与在朝闻名的韩国公有亲属之系,这对身处受吏部封杀、同时也触怒了燕王一系下的府君来说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他对此次“李善存事件”的处置选择方向的决定依据,也是对其未来的仕途走向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关键因素。
眼下对杨论仕途寄希望之点唯有依靠沟通,将权力借由李善存及其支持者的网络进行联系起来。
如果不如此,则杨善成,以为得罪过王庭下属人物的杨,便将在杨论的决心中成为牺牲品。
对于府君直白而不失时机的问题,躺在床铺上的李善存先是怔了一下,紧随其后神情变得愈发复杂的表情。
他李善存深知世情世理,或许外表圆润显得憨笨无比,可实际智慧超脱他人。
即使是坐在府尊高位上的杨,某些层面而言或许也难以及过他李善存的心思精明程度。
当李善存将刚刚说出的话语深深地咀嚼在脑海之中,他迅速理清了一位县令大人背后的意图。
尽管内心已大致明晰对方所言所指,却并未急着脱口而出。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的表情变化从起初的一愣逐渐演变成了紧锁的眉头,最终满眼痛苦与挣扎。
由于对此次对话心中已有预设,他变得更为大胆,仿佛在表演一出精心筹备已久的剧目。
这样的姿态,即便是常年目睹各类人情感绪变幻的杨论,也不免为之感到一丝不寒而栗。
经过一段充满挣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