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今日大人们散朝出来都是一脸灰头土脸。”宫门外各家的轿夫一边等着自家的主子一边闲聊。能在各府大人身边近身伺候的人都是关于看人脸色的,往常下朝,通常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你来我往有输有赢,而今日下朝,清流御史一派痛心疾首,韩丞相一派面色铁青,就连吴尚书为首的三皇子一党也唉声叹气。 众人心里都纳闷,到底发生了何事? “昨夜柔妃娘娘按照惯例去给皇后请安,皇后称病不见,柔妃娘娘在外等了一个时辰,晚上回去,据说腹中孩子就掉了。” “这?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是啊,听说皇后自从万寿节之后便病倒了,一直没怎么露面。” “可不是么,所以韩丞相脸色才那么难看,谁不知道陛下对柔妃肚子里的孩子看重的很。” “这,明眼人一眼就有问题啊。” “这事谁得宠谁占理。”那人摇了摇头。 “那吴大人为何也不开心?” “哎。”那人长长的叹了口气。“张天师卜了一卦,说是柔妃肚子里的皇子是来历劫的,替陛下挡了灾。” 周围的人闻言长叹了一声,四周归于平静。 “年前陛下想在鹤鸣山修一座道观,被韩相和宋相给联手按了下去,如今宋相死了,韩相理亏,陛下旧事重提,御史们拼死进谏都没有用。”说完摇了摇头,“大兴土木是要银子的,如今赈灾的银子哗哗的流了出去,又要给边关的将士拨银子,你说,吴大人脸色能好看嘛。” 吴卓见脸色的确不好看,这笔钱可不是一笔小数,之前工部上的图纸,恒昌帝并不满意,让人改了又改,规模宏大华而不实,材料、人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在皇帝和群臣眼皮子底下的工程,万万不敢出现猫腻,但是他哪里拿的出来那么多钱,偏偏今年年生又不好,西北大旱南边涝灾,这些都要从他这支走银子。 而恒昌帝已经下定了决心,甚至已经让张天师和礼部拟定吉时,就准备开工了。 吴卓见一回到户部,便招了薛迟钟和叶怀昭等主事入内,让他们再核查一下账目。 薛迟钟也是一脸的为难,“大人,国库中银子吃紧,如今南边、北疆都在要钱,而西北今年春季大旱,秋季是免了粮税的。” 吴卓见喝了一口茶,贴身的衣物已经湿透了,额间不停的有汗珠冒出来,身后扇风的两人打扇也打的满头大汗。 “实在不行,只有提前让豫州将粮税缴上来了。” 叶怀昭心中一惊,豫州地势平坦,粮食产量丰厚,但今年也多少受了旱情的影响,减了产量,而且西北无粮食,还得用作军粮。 另外一名员外郎有些担忧的说道:“提前征税也不是不可,但就怕恭亲王府那边不同意。” 吴卓见面色有些难看,恭亲王是块硬骨头,他是皇帝的亲叔叔,先皇的同胞亲弟,又有军功在身,谁都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但偏偏,他的封地就在富庶安定的地方,产地的粮食也多数直接供给了北疆。 “不如在盐铁上,多增一点?”另一位员外郎小心翼翼的出声。 叶怀昭没有言语,他知道盐铁上的账目有很多问题,之前张天佑为了查证,连命都丢了,其中的差额多半已经进了吴家的私库。忽然他转念一想,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这么多年,那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吴卓见虽然贪图享乐,但是也是处在风口浪尖的人物,不会如此不谨慎。 吴卓见还是一张和善的脸,没有过多的言语。 “怀昭啊,陛下让你代表户部去监工,等会旨意就会下来了。” 叶怀昭惊讶道:“我?” 吴卓见让其他人退了下去,包括打扇的下人。 “此事陛下全权交给了景修负责。”吴卓见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显然也是知道这两人的传闻,他摆了摆手,“倒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