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头发向后梳着,穿着笔挺的中山装。
中年人身边站着一位带着金丝眼镜的人,也是灰黑色中山装,左胸口的口袋上还别着一根钢笔。
身后则是一群20~30岁的青年。
小江同学忍住激动,贪婪的看向两人,嘴上的回答也不停。
“搞了的,但受限于计算过程,目前圆弧状的插补数据不全,只能满足……”
“如果增加,加速度计及磁力计,再搭配上执行器,那才是这台加工中心的全貌!”
听着江夏这么说,一旁戴金丝眼镜的男人也是来了兴趣。
“这台机床的精度能够达到2.01嘛?能做环状不间断切割不?”
“能!”
江夏简洁的回答,让两位中年人哈哈大笑。
“哦,老钱,看来那边还是给了我们一份惊喜啊,按这小同志的叙述,连接罐体的波纹管算是有着落了!”
“嗯,试车台上的那个扭转连件也是如此。对了,小同志,你是轧钢厂的吧,听说你们上马了一个301项目,大直径的无缝钢管可以拉出来了嘛?”
“呃,还在研制中。不过需要的话,可以用加工中心来做,就是慢了点。”
两个中年人对看一眼,俱是满意点头。
“走吧,老郭,先赶回去开会,趁手的工具有了,我们的数据也要跟上才行!”
说着,拍了拍江夏肩膀,领着众人就要走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钱老师,郭老师,外面还刮着风!”
江夏急急劝阻。
钱老师笑眯眯的回过头来,“小江同志,看我给你变个戏法!”
说着抬起手腕,看向了自己的手表,脚下的步伐也不停。
“5”
“4”
“3”
“2”
“1”
倒数完,钱老师的脚已经迈上了最后一节台阶。随着他倒数结束,狂风骤停。
只剩下些许黄沙缓缓飘落。
“怎么样,小江同志。神奇吧?”
“神奇啥,不就是客观规律的表现?要是神奇,你把尾翼的湍流给解决了呀!”跟在他身后的郭老师一巴掌拍了上去。
接着这一行人径直登上了早早等候在一旁的列车。
“小江同志,快点把机床组装好,我回来可是要检查作业的!”钱老师从车厢的窗口探出脑袋,对着江夏挥手道。
跟着走出来的江夏赶紧立正。
“保证完成任务!”
“诶,小江同志,别听他的,刚赶路来,哪有不让人休息的。你先好好睡一觉,我们的会估计开个两天……”
郭老师从另一个窗口探出脑袋,挥着手大声说道。
火车没有鸣笛,就那么静悄悄的开走了,独留暗自兴奋的江夏。
“赚翻了!一个能顶5个jun的人,一个能顶10个jun的人,哎呀呀,哎呀呀~~”
“诶?钱老师咋知道我名字的?”
开始的那个男人把证件交还江夏,拎着个大箱子向着32轮的平板车走去,暗自撇嘴。
“我要是说整个基地,都知道你小子的大名,你会不会更惊讶?”
“有你照片的报纸,老江都快翻出毛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