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忍不住想要知道后面两个人是如何真正走到一起的。 前世《父母爱情》这部电视剧一经上映就收获了国内如潮般的好评。好多观众都是不止一遍的刷剧。演员表演的出色是一方面,人物和故事的设定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原着的时间跨度很长,蒋明春在时间跨度上做了一些细微的修改,变得符合现在的时间。 周编辑看到稿子,双眼发亮。自从上次在燕大听蒋明春口述完之后,他就抓心挠肝的期待着这部作品问世。 如果说《高山》这部作品是一团烈火,那么《父母爱情》这部作品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露水。 它如同《活着》一般,在漫长的故事线当中,由小见大。在描写一个家庭的同时也给了人们一种时代感。 周编辑发现,蒋明春很喜欢围绕特定的时代背景去写一些故事,就像对方在燕大演讲时提到的,文化长度。 不过在他看来,这个年轻的作家已经有了实质的蜕变。他在开始尝试创新,比如《雪国列车》这部作品,就是一次大胆且成功的尝试。 这是现在大多数作家所不具备的精神。 可能这就是年轻的好处吧! 刘欣武恋恋不舍的把稿子交到周编辑手里,然后看向蒋明春: “明春,咱们认识也将近一年了吧。我记得去年评奖会上就跟你约稿了。现在《当代》都给了。怎么也得轮到《十月》一次了吧?” 蒋明春认真的点着脑袋: “刘大哥,你放心,下次!下一次有稿子一定考虑《十月》。” 刘欣武显然是没有领教过蒋明春这个鸽子精的本性,心里还在为约到稿子而感到高兴: “那行,就这么说定了!下次一定要给《十月》!” 看着刘欣武离去的背影,周编辑莫名的觉得对方有些可怜。 不过可怜也是别人的事,反正自己已经拿到稿子了。 周编辑四下看了看拉着蒋明春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 “明春,经过研究,我们决定这次的稿酬按照千字十块进行支付!” “嗯?” 蒋明春一愣,自己可是刚刚从作协开完会,现在虽然已经确定了变更稿酬的制度,可那不是还没正式实施吗? 《当代》又是人文社的。公家的钱向来严格按照规定来的。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例外了呢? “周编辑,你没骗我吧?你们还真敢给我十块啊?” 周编辑无比认真: “就凭你“春明”这两个字,千字十块我们给了。” (求书架,求催更!日常拜托!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