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皇帝,名唤赵德,是一个很年亲的君王。 他比李显还要小五岁,仅十七。 继位不到三年,便兵败虎口,年亲气盛的他,早就想报仇雪恨。 但是,赵国的老臣们,都一再相劝,还要迎回被俘的大将孙瑾,使得他心头很不满。 这次李晋前来,算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机会。 李显站直了身体,拱手道“赵王陛下,近日以来,楚国组建了一支军队,名叫征北军,不知陛下……听说了没有?” 李显直奔主题,没有拐弯抹角。 他知道这事瞒不住。 赵国的人,肯定已知他的来意。 索性,他便挑明了说。 “朕当然知道。” 赵德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你来咱们赵国,不就是劝朕与你联合,一起来对付楚国吗?” “正是如此。” 李晋点头,目光挪向赵德,又问,“不知陛下……何意?” “朕也痛恨楚国,即使你不来,朕也准备” 赵德差点儿,就直接答应了李显。 坐在旁边的一个老臣见此,立马轻咳了几声,微笑出声,打断赵德的话“陛下,此事还需慎重。 楚国已今非昔比。 现有,又魏无忌统军,怕是很难攻克。” “老丞相此言差矣!”李显见此,立即反驳道,“乱世之中,要么变强,要么消亡,决没有多余的可选。 若偏安一隅,数年、十年尚可。 二十年之后可就难说了。 小国被大国吞并,弱国被强国打压,这已是很平常之事。 赵国虽然比南晋、楚国稍强,可是一旦南晋被楚国灭亡,实力必然大增。 到时,赵国还能独善其身吗?” 然而,李显才刚说完,赵丞相就泛起了冷笑。 “晋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与其等到那时烦劳,何不与南晋联手,共抗强楚?” 赵丞相继续道,“楚国准备攻打南晋,你才这样说。 之前,我们与楚国交手时,你为何不来呢? 不也想着独善其身吗?” 这话质问的好。 李显竟无言以对。 此时,在李显身后的一位文士,赶紧岔开话题“我们作为使臣,来赵国出使,竟连坐席也没有吗? 难道,这就是赵国的待客之道?” 赵德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抬手吩咐“来人,赐坐。” 南晋使臣包括李显在内,共有五人,全部入座。 之前岔话的使臣,这才说道“刚才老丞相说,在虎口之战时,我们为何没有参战?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我们与楚国的关系,一直很好,从未发生过争斗。 怎么会贸然加入战争呢? 在我南晋的背后,还有魏国、韩国,他们也无时不想吞并南晋。 试问,若是换了赵国,当如何选择?” “哼,狡辩之词!”赵国丞相老奸巨猾,才不会被这样的话语影响。 他朝赵德拱手道“陛下,现今,我国兵力缺乏,粮草不济,应该休兵养民,以图后举。 切不可为争一时之长短,而劳师扰民。” “老丞相所言极是”赵德明显不喜,但还是接纳赵丞相的建议。 这大概就是赵国的现状吧。 军政、内政,都由丞相把持。 每调动一兵一卒,都要丞相首肯,才能调动。 赵德虽贵为皇帝,也无法指挥。 甚至,他写的圣旨,也是需要丞相过目后,才能颁布。 “哈哈哈” 李显忽然笑了起来“没想到,赵国竟如此怕楚国! 之前虎口之辱,就自己咽下了吗?” “晋太子,休得以言语相激!”赵丞相立马出声反驳,“我赵国自有国策,不会出兵抗楚。 你们远道而来,请在邯郸城住下,稍后会有” “不必了!” 李显也看了出来,赵国皇帝根本做不了主。 而赵丞相又是个老顽固。 任他说的天花乱坠,也不顶用。 既然这样,他还留在赵国做什么? 李显很干脆的道“此行来邯郸,就算问候陛下了,我等还有事,谨此告辞。” “使臣为何如此急切,再怎么说,也该在邯郸多留几日,朕还想尽地主之谊呢。” 赵德还是有些不死心。 他想通过李显,促使赵丞相,答应出兵。 但是赵德贵为天子,对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