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紧锁着。
谢一城也能理解这种心情。
毕竟是一年辛苦劳作的,尤其是今年春耕,因为耕地面积扩大,需要忙活的时间更多,人也更辛苦。
结果这过去半年来了这么一个结果是没想到的。
付出的心血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收到正常产粮那就是亏。
这点都正常,忙活半天赚100,忙活一天赚200,结果到头就结账100出头,任谁都不愿意。
日子还要过,这边忙活完那边还要忙,不能歇着。
临近天黑前,屯子里人将今天收的粮装车放进背篓中,除了留下两人看着地防止夜里别有东西偷摸来,其余人集体返回。
谢一城这边则是跟大部队主动脱离开,走进山林一阵,将带来的套子下好。
白天这边动静大,东西不会往这边走,没有多少东西,加上白天套子抓着东西,容易被山里其他东西给吞吃,最后落个残破皮毛都是好的。
正好现在临近傍晚,将套子下好,第二天一早起身往这边走,正好收上。
至于能不能抓着东西,谢一城并不太介意,只要有就行。
安放好后,谢一城这边才带着黄豆父子几人一块往回赶。
到了屯子里,屯子各家没有选择晒粮,晒粮要是遇见下雨,真就完了,加上山里野兽容易半夜进屯,容易被偷粮。
晚上吃饭时,谢一城看着眉头全程紧锁的谢一国问道:“哥,收粮开始都没见你这样,自打跟我一块将粮食装车后你开始不对劲,眉头跟被谁拽着一样,全程下不去,前面想问你忙活事耽搁了,想啥呢?”
“没想啥,就想咱们屯收粮的事。”
“收粮有啥想的,明天再花半天时间,估计就全收完,到时候转另外一块地收就行,不耽搁事。”
谢一国摇头:“不是说收不收的快,是收成减多少。
“你都说了,跟白家屯还有其他屯子比,咱们屯子都不算最差的,减产将近三成都不算最差,压根不敢想其他屯啥情况。
“要是粮食少太多,到时候问题就大了。”
“乱不了。”谢一城一边吃着一边说道,“粮食是减产没有绝产,还是有收成,就是要勒紧裤腰带过一段日子,不能天天吃饱饭。
“这事以前经过,现在再差,也比当初解放前强。
“再说咱们在山里稍微要好点,起码还有别的东西打。”
“我说的不只是山屯,还有部队那边。”
谢一城听着话想了想:“部队那边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部队是最需要维稳的。
“我们小队之前也提前限制粮了,我去大队找大哥问了,这只是提前以防万一,如果粮食够用,后续会逐渐恢复。”
继续阅读
“咱们山里都这样,山下好些地方发大水能够用?”
“哥,全国一盘棋,不要光看咱们这边,关内也要看。
“再说东北这么大地方,咱们这边下雨,其他地方总不能也跟着一直下吧,稍微放宽心,这事咱们这些人多想只会让自己发愁,解决不了大问题,到时候还是要政府出面来解决。”
谢一城对于东北还是很有信心的,危难只是一时的,坚持过去就好。
后续几十年,东北都是发展的前点。
从半岛战争结束后,东北不再作为战争前线,整个东北的工业化大规模建设已经开始了。
扩工扩产,将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培养成工人进厂,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提升的可不仅仅是工业品,对于粮食产量也非常有帮助,机械设备水利建设化肥以及农业生产用到的农具等等。
即使他在山屯,也能享受到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