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朔镇。 “小石头,好久不见!” 石彤从客栈去往军营,迎面看到巡逻队,有人笑着打招呼。 他昨天刚从五原过来。 秋收后。 他爹娘把开垦的几十亩地给了同族村正家。 夫妇二人返回怀朔镇客栈。 石彤在学堂放假后也回到这里。 “八哥,胡子叔,你们巡逻啊。” 小石头抬眼看到两道熟悉的身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边镇每年都有老人离开,新人加入。 进入军营,石彤诧异地看到不少人站在屋外聊天。 这么冷的天,以前他们都是猫在石屋不出门的。 “刀子叔!” “咦,小石头你回来啦!” 老刀子头戴一顶大耳帽,两边脸都差不多蒙上了。 把手揣在厚厚的袖筒里抱于胸前。 “刀子叔,这么冷的天你们站在屋外挨冻么?” “嘿嘿,总在屋里闷着,蛋都要发霉了,出来透透气!” “你看看俺们穿的啥,棉衣,暖和着呢。” 老刀子抽出手,拍了拍身上的棉衣,棉裤。 跺了跺脚上的棉靴。 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舒展了开来。 “厚实,真暖和!” 石彤伸手捏了几下,把手伸进老刀子怀里,暖哄哄的。 “必须滴~~” “这是朝廷特地给边塞将士们配备的!” “皇上亲自督办,就问屌不屌?” “看见没,这里还绣有“边塞特供”字样。” “哈哈……” 老刀子和另外几名戍卒脸上浮现几许傲然之色。 他如今是队正了,手底下管着五十号人。 “刀子叔,皇上日理万机,还管这些小事?” 小石头撇嘴,明显不太相信。 “骗你小孩作甚,皇上手谕都来了,还能有假?” 几人活动了一会,返回屋内。 边镇的石屋用石头泥土垒砌而成,里面稍显昏暗。 睡的是那种大通铺,一个铺睡十好几个人。 以前是纯石土床,垫上一层干草,铺上褥子,盖点被子就直接睡了。 一到冬天就像睡在寒冰床上似的。 到半夜,更是冻得人直哆嗦。 后来。 兵部派人统一改成了火炕。 冬天的时候把炕一烧,整间屋子都是暖和的。 “咦,刀子叔,你换刀了?” 石彤一眼看到老刀子铺位的墙上,挂着一把精致的长刀。 “这是上次抵御突厥入侵,评了个人三等功,兵部授予的。” 老刀子伸手摘下长刀,顺手丢给小石头。 石彤伸手接住,仔细打量起来。 长刀外形精美,银色的刀柄和刀鞘上刻有兽纹。 刀身出鞘,寒光逼人。 “据说这只是中级版,还有一种更好的,那才是神兵利器……” 其他戍卒看着这把横刀,也是羡慕不已。 关键不在刀的好坏,而是代表军人的荣誉。 “是的,达奚长儒将军就有一把,制式一样,刀鞘,刀柄是金色的。” 另外一个士卒大声说道。 好似看过那把刀都是莫大的荣幸。 “听说此刀是按皇上绘制的图纸铸造,京城的人称之为“天元刀”,这把是“天元横刀”,另外还有一种“天元弯刀”……” 一位今年刚刚来到军镇的年轻戍卒,煞有介事地说起关于这把刀的信息。 “崔九郎,照你这么说,那咱军镇的锥枪就是“天元枪”,陌刀就是“天元陌刀”呗……” 话音刚落,众人顿时嬉笑起来。 “诶,你还别说,还真就是这么称呼的。” “那是不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