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姥姥一辈子也没下地干活,总是在家里忙着做饭伺候孩子。
姥姥家所在的村子,像是丘陵地带。
姥姥家门前有一个大院,道路是不太宽阔的泥路。
姥姥家东边地势较矮,也有一户人家,再往东就是一条季节性的大河。
从姥姥家门口到那条河道,是一条人工的鹅卵石路。在路的一半,有一口深井,过去村民都从那里打水喝。
我母亲十几岁的时候,就能从那里挑一担水回家。那还是向上的陡坡。
我年轻力壮时,也挑不上一担水。惭愧啊惭愧。我这一辈子,可能只能做一个文弱书生啦,哈哈哈。
姥姥家的内院较长较宽一点儿,院里有一个小平房,小平房兼着厕所的功能。
姥姥姥爷过世多年了,至今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再回到那个院子了。
姥姥擅长织网,不是渔网,可能是那种家用的网儿。再年轻一些的妇女们,那时闲暇时间会钩花边,赚取微薄的收入。
有时邻居家的老太太到姥姥家炕上,两个人一边说着家常话,一边织网。
姥姥是很稳重矜持的一个人,她的孩子们都很敬畏她。姥姥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出门儿”,几乎都在家里。“出门儿”是我们那儿的方言,指的就是走亲访友串亲戚。
脑海里还依稀记着这样的画面:
正月里,姥姥忙前忙后,带着我的母亲、小姨、大舅妈、二舅妈张罗着做饭,我母亲排行老大,在姊妹们中威望很高。
我父亲、小姨夫、大舅、二舅、小舅坐在一起喝酒吃饭。
酒足饭饱之后,姥姥又嘱咐各家带些饭菜回家。
人生如大海,来了,别白来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