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51章 一部补鞋机,1976年滁州“6·21”铁道排水沟无名男尸案(2 / 6)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个人的去向看来,他们是北方人的可能性比较大,于是决定沿津浦路线向北方搜索。

自石门山以北的各个大小车站都接到了电话通知,密切注意有没有上述特征的高个子中年男人上车。

一组办案人员分头到石门山、板桥、小溪河、李二庄车站,召开检票、服务人员座谈会,请他们回忆6月21日当天有没有发现可疑的乘客和可疑的迹象。

上万张协助侦查破案的通报及时发往定远、凤阳、嘉山、滁县和淮北宿县、阜阳地区的十几个县,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协助了解当地有没有走失人员,在走失人员中有没有同死者面貌相似的人,有没有同凶手相似的人。

通报还发往全省的几个大劳改农场和监管所,要求他们检查在逃的犯人中有没有同凶手相象的人。

七个小组带着通报,分头到淮南、淮北,深入到各公社,逐村逐户地查寻。

一张张捕捉罪犯的网张开了。

各地群众大力协助,纷纷向办案人员提供线索。石门山前一站的板桥车站反映了一个情况:6月二21日上午10点多钟,201次慢车检票时,有一个高身材的中年男人,长方脸,面容黧黑,左上额还有一块伤疤,挎个黄帆布包,手持到蚌埠的车票,因为抢着进站,同一个挑担子的妇女争吵起来,耽搁了检票时间,所以这个小站的服务人员对他的印象很深。

继续阅读

这人是不是那个犯罪分子?

犯罪分子在石门山以南作案,很可能越过石门山,在前边另一个车站上车,以躲过追踪,这是潜逃犯惯用的伎俩。而且,他又是那么急急忙忙地抢着上车……

作为侦查人员,对每个可疑的线索都不应轻易放过。于是,在这个嫌疑分子所到的终点站蚌埠,展开了一场仔细的搜索。

各个小旅馆的旅客循环簿都集中起来,22、23日两天过往的旅客中有没有形迹可疑的人,这些旅馆的服务人员都在认真地回忆。

车站、码头和一些比较混杂的场所都有人不动声色而又十分警觉地监视着,注意有没有同那个嫌疑分子相似的人。

6月21日上行的201次列车上的列车员被邀集在一起,能够找到的这趟列车上的一百多名乘客都一一经过访问,是不是注意到有这样一个嫌疑分子。

在板桥发现的那个嫌疑分子的行踪找到了。一个在板桥和他同阵上车的乘客说,这个挎黄帆布包、脸上有块疤的是涡阳人,他下了火车,就直奔汽车站,上涡阳去了。听说他家住涡阳县孙集公社。

专案组的成员不顾劳累,长途跋涉,立即赶到目的地。

公社保卫干部一听专案组介绍所要搜索对象的特征和踪迹之后,马上就提到郭德营的名字。这家伙一向不务正业,偷鸡摸狗,搞投机倒把,常到蚌埠、明光、滁县一带贩买贩卖,曾被拘留多次。现在他不在家,上阜阳去了。

事不宜迟,专案组成员乘专车赶到阜阳。在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下,查实这个嫌疑分子常到大于口十六号一家姓卢的家里。据说,他们是表亲,常合伙跑生意,从北方贩香烟,从南方贩茶叶。前两天这个姓郭的又来了,后来,两人到河南固始去了,他们在固始城郊公社有个落脚点。

这家伙的行踪诡秘得很。

专案组风驰电掣,第二天中午又赶到靠近安徽的河南省固始县城。

在固始县城郊公社党委办公室里,这个名叫郭德营的人终于露面了。此人果然是个大个子,腰粗臂圆,一张黧黑的面孔上生着许多酒刺疙瘩,左额上方有一个疤痕,同板桥那个铁道养路工描述的形象十分相似。

例行的问话之后,审讯员就单刀直入地提问:“六月二十一日你在哪里?”

“我在板桥哇!”他不加思索一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