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请求着轩辕尤。
“恳请陛下派使臣和谈!”
“恳求陛下!”
可也有其他声音对此有异议,另一个盔甲加身的将军没有赞同此举,抱拳对轩辕尤说:
“陛下,臣请愿前往御敌!将北洲那些欺人太甚的家伙一一赶回他们北洲去!”
“没错!臣也愿意去驱赶敌人!”
又一个将军上前请愿。
可轩辕尤显然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眼中尽是不安,不断看向沈裴清。
一直岿然不动的沈裴清,直到朝堂之上议论声接连不断,他才稍微动了下手指,而后薄唇轻启:
“尔等。先听听陛下是怎么看的。”
轩辕尤又看了看沈裴清,眼中有点忐忑,沈裴清见状,便用尽量舒缓的语气安抚这位年幼的帝王。
“陛下,说说你的想法,东洲百姓也希望他们的君主可以将他们从困境里拯救出来。”
轩辕尤接收到了沈裴清的鼓励,即便心里还有些不安,但不想让百姓失望,也更加不想让摄政王失望。
他低了低头,再抬头的时候,鼓起勇气看向那些目光灼灼盯着他看的大臣们。
童音虽然还有点稚嫩,可他用坚定的语气来表示自己的沉着。
“朕觉得,相国为百姓着想是好的,希望通过和谈来避免战争,而金将军请求应战也是好的,若我们一遇到他国利用开战的威胁就退缩,难免会给其他国家留下一个怯懦胆小的形象,那样就会招来更多轻视。”
轩辕尤说完后,见那些大臣都沉默了,一时间都不确定自己表达的看法是否正确,连忙转过头看向了沈裴清,寻求解答。
沈裴清给轩辕尤投了一个鼓励性的眼神,轩辕尤看到后,那份不安的心情稍微好转了很多。
沈裴清又面向了众臣,眼神幽邃而坚定,扫视殿下群臣,声音沉稳有力,仿佛一把锋芒灼灼的刀刃发出了极其穿透性: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能考虑到两面,乃东洲之幸。我们东洲既有以和为贵的胸襟,也有抵御外敌的决心。诸位,现今北洲对我国虎视眈眈,中洲一直又未曾表明立场,我等决不能坐以待毙。”
“先派使臣前往北洲以示和谈诚意,若是对方不依不饶,我东洲也绝不会放任他北洲欺辱!备战也要同时准备!”
言罢,他轻轻抬手,瞬间群臣都被沈裴清的话语给振奋而起。
“是!我等绝不怕北洲来犯!”金将军高举拳头,满脸的激昂。
一位较为年轻的大臣上前来,对轩辕尤叩首,郑重请示:“臣万安,愿作为东洲使臣,前往北洲和谈!”
轩辕尤又朝沈裴清看来,沈裴清给予他肯定和期许的目光,这不禁激励到了这位年轻帝王,像春风化雨的光,照亮了他心里的迷茫和不安。
“好,万爱卿平身,朕便册封你为和安使臣,命你明日前往北洲和谈。”
万安闻言,深深俯首,无比激动地再次叩首,声音带着沉厚的决心:“陛下隆恩,臣此番出使北洲,定不负陛下重托,竭尽所能,护我东洲安宁,还百姓太平之日!”
轩辕尤也被万安的赤城所感染,不由激动了些,抬手:“好!朕相信万爱卿!”
朝堂之上,群臣皆被这份忠诚与勇气所感染,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且开始高呼陛下万岁,摄政王英明。
下了朝堂,轩辕尤就立马宣召了沈裴清去了御书房。
沈裴清缓步赶来,一进来,就听到了轩辕尤稚嫩且带有一些依赖的语气叫唤他。
“师父!”
沈裴清面容严肃起来,语气虽没有责备之意,但还是稍微提醒了下他:“陛下,臣说过,臣只是你的臣子,不能做你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