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承诺的学校真的办好,心里都开始偷偷摸摸打算起来。 曹穗这么提前也不是为了出风头,军中遗孤又不代表全在邺城,各州郡若是不提前通知,等到明年开春又是慌慌张张。 邺城的军队自然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的,之前就听到军中遗孤入学的事情,现在更是被曹穗重申,一个个眼里也伸出期盼来。 有些人还在那说,“早知道死了算了,也给我家小崽子谋一个出路。” 这种想法一闪而过,还引起来了许多士兵的共鸣。 曹穗得亏不知道,不然非得被气到宫缩。 大可不必如此。 好在还有人明事理、有理智,“混说什么呢?女公子说了,对于军中遗孤无条件招收,但对于我们这些活着的士兵亲眷,也会有相应的补贴和优待。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可别把这种死啊死的晦气话挂嘴边。” 家里有孩子的已经在盘算如何让自家孩子上学,没成婚的也都在期盼日后自己的孩子能读书识字,不用像他们这般拿命去搏。 寒冬腊月之际,可因为学校的消息,增添了几分火热。 曹穗则是找上黄承彦和徐庶,有曹穗给黄月英故意泄露的消息,两人提前通过气,他们不想为曹操效力的想法没有改变,可面对曹穗的招揽,两人居然都诡异的陷入犹豫。 黄承彦和徐庶早早地就到了,见到进来的曹穗,哪怕是他们也难免有一瞬间的恍神。 自然不会是因为曹穗的相貌,而是她出门时被裹得有些过分圆润,配合上她日渐圆润的小脸,让人见到她会自主地联想到一个字——圆。 打个不适当的比方,曹穗看起来很好滚动的模样。 曹穗倒是淡然自若,说实话,她也知道穿得有些许圆润,但实在是扛不住外面的寒风。 酷暑的时候一点热都耐不了,到寒冬了又过分怕冷,曹穗都对自己没有办法。 “黄先生,徐先生都是我的座上宾,就不需要在意那些繁文缛节。”曹穗能坐着就不想站着,身上的衣裳可不轻。 黄承彦和徐庶虽然有些不习惯她的不拘小节,但还是如她所言。 曹穗一坐下,荀音是便将两份计划书交给两人。 曹穗:“两位可以看看少府对学校的规划,看看有没有兴趣。” 又不是强买强卖,总归要让人知道学校到底如何运作,不然很像是诈骗窝。 黄承彦和徐庶也没客气,给他们的计划书并不是全部,但站在学师的角度,已经足够理解学校的运作,不需要曹穗多费口舌去解释。 曹穗给了足够的时间,见两人严肃着脸看得差不多才出声,“两位看过后,可觉得还有可改进的地方?” 曹穗都不问他们乐不乐意,直接先询问意见。 不管能不能成,起码她还能赚到一点有用的建议。 徐庶看见她脸上明明白白的小算计,生不出厌恶反感,心中默叹一口气,“女公子的计划已经很完善,只是对待学师和学子的要求过于宽容松散。对于犯错的学师和学子,应当严惩不贷。” “学子既然有奖励制度,那学师也应当有惩罚制度。” 曹穗脑袋一歪,以为她听错了。 “元直先生请慢。”曹穗不得不打断他继续慷慨激昂,照他的建议下去,曹穗都觉得完全没办法吸引学师过来任教,全都是惩罚,还给学师制定教学任务和指标,她都于心不忍。 更何况,徐庶若是顺利的话,日后也会成为一名学师,他如此上头,真是连自己都不放过。 曹穗和气道:“元直先生果然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但我总归不能如此欺负学校的学师们。学子招收进来的起点或许没有太大差距,可天资和后天的努力都不是学师能一手掌握的。” “因为在后期的计划之中,是根据是否有读书天份对学子进行调整,避免让一些人死磕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