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四年,二月二,龙抬头。 王庆带着山寨大小头领来到学堂前的空地上开始了讲话, “首先,恭喜你们通过了私塾结业考核,正式步入学堂! 与私塾不同,在学堂中,你们将要接受更加广博的知识,你们将会了解到什么是国家和人民、朝廷和百姓,将会了解到古圣先贤的睿智学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你们已经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我,与在座诸位,对你们抱着殷切期望,你们,是你们家人山寨的希望,也是咱们山寨的希望,你们的家人,山寨自有优待,你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将手中的书册读透!” “是!” 学堂前的空地上,数百名从私塾结业的孩童齐声应道,声势震天。 王庆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颇有些欣慰,他们,就是自己彻底改变大宋的重要基石,自己也算真正向前迈出了一步。 众人散去后,王庆将杜砾单独留了下来, “小砾,一开始要辛苦你了!朱武要给卫鹤他们上课,李助还要忙着管后勤的事,真抽不出来空!” “知道了,无非还是教他们,去年就是我教的,今年就换了本教材,精细的讲不好,照本宣科还是没问题的。” “嗯,学堂任务重,不比私塾只要他们认字就行,我已经传信给寿州、沂州和青州方面,让他们看看能不能招揽些先生过来,也让他们送些孩子过来上私塾,统一管理一下。” “私塾也要同步进行吗?分身乏术啊哥哥!” “私塾就不用你来操心了,最近夜校也颇有成果,其中一些出色的,担任个私塾先生还是可行的,日后寻了先生再把他们替换掉就是。” 面对杜砾颇有些抱怨的语气,王庆拍了拍他的肩膀,给出了解决办法。 杜砾确实辛苦,但没办法,自己山寨就是武盛文衰,文武双全的武将首要任务也是整顿部队,抽不出功夫来当教书先生,只能可着杜砾一个人用。 “哥哥,不如把小弟伯父也招来?伯父自幼博览群书,有伯父在小弟身旁,小弟也轻松些。” “令伯父不是在高邮军友人处吗?可是出了什么事?” 见杜砾突然提到杜绾,王庆察觉到此事有蹊跷,毕竟前年的时候杜绾还来信给杜家兄弟说自己很安全,不愿意上山呢。 “不瞒哥哥,伯父那里确实出了些状况,随着哥哥和兄长名声渐盛,朱勔那狗贼对伯父也是愈发痛恨,楚伯父那里也担着天大的压力,前几日来信说自己只怕要护不住伯父了,希望山寨出手将伯父带走。” “这个自是应当,以往考虑到令伯父的意愿和安全,山寨不好强逼,但如今形势危急,也顾不得令伯父的意愿了,明日我便带人往高邮军走一趟。” 王庆神情严肃,这杜绾可是杜家兄弟的亲伯父,杜家兄弟不说一开始就是跟随自己的老人了,就这两年对山寨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得要自己亲自走一遭。 “不敢劳哥哥金身大驾,小弟的意思是让兄长领些兄弟把人带回来就好。” “此行杜壆兄弟必然要与我同去,况且我此行也不全是为了令伯父,和州的弟兄说当地有一伙外来强人落草,将和州搅的不得安生,而且这伙人手下亦有两三千喽啰,实力可是不弱,和州的弟兄遮拦不住,向大寨求援,我也该去看看。” “还有人敢把手伸到淮西?好大的胆子!” 听到有人敢在山寨眼皮子底下插旗,杜砾一脸震惊,还真有人敢这么干?谁不知道这淮西霸主是何人,这是明晃晃的找事儿啊! “所以今日开课以后,明日我便和杜壆兄弟带一彪人马往和州走一遭,将和州之事结束,我们再往高邮军寻令伯父去。” “小弟明白了,山寨中哥哥可还有何要吩咐的?” “一切照常就是,尹知州也是老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