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一十九章 商贸大兴(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君韬还记得,后世在工业革命的时候,英国就经常有发生工人捣毁机器的事情,是要生产效率还是要糊口饭碗?这是个难题。  不过,对于现在的山西总督府来说,刘君韬还是选择生产效率为上。  此时,山西和山东各地的各类水车厂订单猛增,各个厂主拼命招募匠工,虽然目前下订单的多是山西总督府、山东镇总兵府的军方和官方,但也有一些准备搞商屯的商人眼光超前,准备订购大水车、耧车等物。  甚至一些有财力的,准备移民到塞外的百姓士绅,一样准备购买这些器械。  这是一片院落,临近大同镇城西南郊山坳不远,堂内满满都是书籍,中级研究员吴世勋戴着眼镜,用一支铅笔在硬纸上写写画画着。  纸上图案是一种机械,有点象耧车,但又不是,原来的木匠吴世勋,现在已进入军部研发司担任要职,他们这些人还拥有一个响亮的称号研究员。  听说这名字还是宁北伯刘君韬亲自定下的。  他们各人有各人的研究任务,吴世勋原来是木匠泥水工,当然主要研究的便是制械、城建方向。  按吴老头说的,这真是光宗耀祖的事,自己临近入土了,没想到还有成为官人,拥有类似文人称号的一天。  不知不觉,吴世勋进入军部已经一年多了,他的须发更是完全花白,不过仍然精神抖擞,拥有使不完的精力。  此时吴世勋也算是生活富裕,当初刘君韬让利于民,一些不重要的厂坊分包给民众,当时吴世勋便与家中子弟开了一家水车厂,现在水车厂生意兴隆,已经成为山西大同镇有名的大厂之一。  衣食无忧,又身居要职,拿着丰厚薪俸,吴世勋别的没什么心思,就想着自己能否青史留名的一天,便若粟都尉赵过一样,发明耧车,名扬千古。  此时,这片院落为军部研发司一些研究员合用,各自在捣鼓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邻近吴世勋这片大院的,便是一个叫龙琨的中年胖子,一样是个中级研究员,整日神神道道就在搞一些蚯蚓。  “不对,不对,如此麦子虽可收割,但散落满地,更增人工……”  吴世勋在图案上改来改去,总觉不满意。  他想研究的,其实是一种收割机,由于漠南要进行大开发,又暂时地广人稀,没有机器跟人工抢饭碗的问题,短时间内要多产粮食,这就对高效率的机械需求极旺。  按吴世勋的想法,世上有快速播种物什,自然也有快速收割的机械,近期他在研究的,便是这个东西。  这样的器械自然算是民生方面的,吴世勋虽然在军部研发司的编制内,但是也会研发一些民部需要的东西,算是部门之间的合作事宜。  当然,这些器械的研发费用全都由民部来承担,不会占用军部的研发费用。  吴世勋放下眼镜,踱出自己的办公室,来到前方大院中,一些助手与工匠,正对着几架木制机器忙活着,看着这些机器,吴世勋眉头皱起,眼下有几个难题。  一是麦子割下后,如何整理整齐,装筐妥当,否则散满一地,还不如手工操作呢。  二是效率问题,依吴世勋的估计,此物成后,不过收割速度比人工快两倍罢了。  此物若只比人工快两倍,肯定难以推广出去,耧车能日种一顷,但因为价格高昂,民众都不愿意使用,这物更不用说了,这收割速度,必须要提高上去。  只是怎么改进呢?  带着烦恼,吴世勋在院中踱步,更不知不觉踱到邻近的龙琨那方院落去,二人没事,也会串个门,或在一起闲聊喝茶。  到了这边,就见龙琨指挥着助手们,正往一阴湿安静所在,不断堆积着牛、猪、马、鸡等粪便,还有大量的果皮、树叶等堆上去,一边喃喃自语,在笔记上记着什么。  “……地龙习性喜静,偏好潮湿,冬日更需铺上厚叶,粪便,以免无食而死……”  他在忙活着,根本没注意到吴世勋的进来。  这个胖肥的中年男子向刘君韬贡献了草场养鸡法,还有土缸孵蛋法,使得山西各地的畜牧业大大发展,现在他现也成为了军部研发司的主力人员,他身家一样丰厚,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