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80章 !墙夼水库上游五莲县境内马耳山附近大茅庄村(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茅庄村的历史

大茅庄村位于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许孟镇,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下是关于大茅庄村历史的详细介绍:

1.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大茅庄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东临程戈庄,西至涓河,南靠许孟,北与诸城市接壤。

·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当时李姓从云南乌撒卫迁至此地,因村西北有一小土埠形似猫,以谐音取名大茅庄。

1.历史重要性:

·1947年秋至1949年春,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驻此,张鼎丞同志曾率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华东局党校驻此。

·1947年5月至1949年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和党校多次移驻大茅庄,华东野战军的一些医院、弹药库和大批军需后勤物资也分散于附近大小山村,五莲山区成为华东野战军的后勤基地和华东局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

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948年2月,华东局和滨北地委确定五莲县为整党和结束“土改”实验县,大茅庄村的郭公奎办起全县第一个变工互助组,后又吸收其他变工组的经验和做法,办起由5户农民组成的中级变工组。

·1956年,郭公奎又办起一家高级农业合作社,由5个村17处初级社组成,郭公奎担任社长,同年又担任大茅庄村党支部书记。

大茅庄村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村庄,还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地方。大茅庄村位于许孟镇驻地北2千米处,在马蹄河与涓河交汇处正南偏东,县道吕街线沿村西经过。隶属于五莲县许孟镇。

流经村西的涓河,其南源旧称白练河,是涓河的主源,出自大马鞍山、范世山一带,北流汇入马耳山南麓和寨子山北麓之水,至娄古庄东南与北源汇合。北源出自马耳山北麓,于娄古庄东南汇入南源之水而称涓河,流至大茅庄村北,纳东南来的马蹄河之水,北流入诸城市境。因处于马蹄河与涓河交汇处,大茅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许孟小平原一部分。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委员饶漱石、曾山、张鼎丞率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以及山东省政府机关,进驻滨北地区五莲县的仁里、大茅庄一带。7月,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五莲山区,华东局机关转移到安丘柘山区王庄村。1947年6月,随着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山东解放区成为战略后方和支前基地。同年11月,华东局机关和党校再次移驻五莲县仁里、大茅庄一带,华东野战军的一些医院、弹药库和大批军需后勤物资,也分散于附近大小山村,五莲山区成为华东野战军的后勤基地和华东局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同月,华东局在该村召开土地会议,各区党委、地委、县委书记,各救国会会长参加。

1948年2月,华东局和滨北地委确定五莲县为整党和结束“土改”实验县,这在当时华东地区是唯一的。实验县的工作由中共中央委员、华东局组织委员会主任张鼎丞直接领导,用解剖麻雀术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其他地区工作。他们首先对五莲县委进行充实调整,由邢子陶担任整党和结束“土改”工作团团长,并兼任五莲实验县委书记,具体负责五莲实验县的工作。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至1949年2月,彻底纠正了“土改”中一些“左”的做法,使得五莲山区成为支援解放战争的坚强后方。

1947 年,华东局进驻大茅庄村时,该村郭公奎办起全县第一个变工互助组,后又吸收其他变工组的经验和做法,办起由5户农民组成的中级变工组。他领导编工组的先进经验,被华东局写入《山东省五莲县大茅庄一九四八年工作介绍》中,得以全面推广。1956年,郭公奎又办起一家高级农业合作社,由5个村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