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5章 墙夼水库上游五莲县境内的南西峪村的传说二(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忘记自己落魄昏睡石人山上的情景,更没有忘记石老人的恩情,趁着衣锦还乡探望老母的机会,秀才特意绕道石人山,焚香拜谢石老人,自是一番热闹场景不提。秀才临走时将那块淌出银钱的石头取名“淌钱石”。石人山上有块能淌出银钱石头的事随之传开。四乡八疃,山里山外,人人都知道石人山上有一块能淌钱的神石。只要谁家有困难,急缺银两,求到这块淌钱石下,对着石头上的小孔,念念有词:“小孔开,小孔开,小孔开开钱出来”,银钱准会哗啦啦淌出来,并且不多不少,正好够人们所需,很多人在这块神石的帮助下顺利度过难关。“淌钱石”因此香火不断。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石人山下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名字叫“钱不够”的土财主,此人以贪婪小气远近出名,靠着发放高利贷盘剥穷人发家,在他眼里即便家里有金山银山仍然觉得钱不够。看到那些有苦有难的穷人在“淌钱石”的帮助下渡过难关,再不用到他那里放高利贷,见钱眼红的他顿时起了歹心,发誓要将神石弄到手据为己有,好天天为自己淌金淌银供他一家享受。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钱不够”带着同样贪心十足的老婆儿子,拿着工具悄悄上了山,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始终不能撼动神石一寸。“钱不够”无计可施,贼眼珠子滴溜溜飞转,转念一想:你不是能淌钱吗?既然挪不动你,那先给我淌出很多很多银钱也行。他照着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口诀,嘴里念念有词,可半天一个铜子也没淌出来。“钱不够”恼羞成怒,拿出随身携带的锤子,对着淌钱的小孔一顿猛砸,砸到碗口大的时候,里面“骨碌碌”淌出很多金元宝。看着闪闪发光的金元宝,“钱不够”喜上眉梢,赶紧吩咐老婆孩子装满袋子。袋子实在装不下了,他们这才背着袋子往家走。袋子越走越重,压得他们腰都弯到脚脖子,可“钱不够”连半个元宝也不舍得丢下,弯着腰吃力地走着。这时,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放下吧”“放下吧”的声音,那声音苍老悠远,一遍遍在山道上回环。“钱不够”财迷心窍,哪舍得轻易放下?终因体力不支,三个人相继倒毙在山道上,化成蛤蟆石、蝎子石。从那以后,神石一夜间失去了魔力,再也淌不出银钱来。神奇的“淌钱石”就这样变成了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970年代初期,南西峪村开山劈路造大寨田,石人山上不少异形石诸如蛤蟆石、蝎子石、蟒蛇石等等,都被打碎砌了墙垒了地堰,唯独那座石人没人敢动、“淌钱石”太过坚硬的缘故被保留下来,至今还默默地站立在那里,守护着山下人们的安宁。

《南西峪村:五莲县墙夼水库上游的人间仙境》

在五莲县的深处,隐藏着一个宛如诗画中的村落——南西峪村,它坐落在墙夼水库上游,被群山环绕,流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最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里不仅风景旖旎,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动人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历史沿革

南西峪村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北宋时期。当时,它还拥有着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南山脚下的西峪口”。这个村庄之所以得此名,缘由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巍峨耸立的南山山脚下,西侧紧邻一条清幽宁静且深邃狭长的峡谷。

自古以来,南西峪村便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这里道路纵横交错,车马行人络绎不绝,成为了连接四方的关键节点。正因如此,商贸活动在此地蓬勃发展,往来交易十分频繁。曾经,南西峪村更是作为周边广大地区至关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之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伴随着时代车轮不断向前推进,南西峪村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它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交通要冲和商业据点,而是逐步演变成为一座将自然景观与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