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惹眼了。”
李秋云听老滕这么说,叹口气,对于登说:“小于,我觉得老滕这么说也对,咱们就先忍一时,等到明年再提,到时候看谁还敢看扁咱,我相信老滕也是尽力了,你不要心里有想法,只要有我在,你放心,该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咱们不争一时之气啊。”
李秋云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于登知道自己再去强要就是自己不懂事了,就像李秋云说的,来日方长,只要滕兵还是项目经理,自己抱紧李秋云这条大腿,总是没错的。
“行,我一切都听滕总和李姐的,我相信到了明年,我做出了成绩,能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再也说不出什么来,到时候再提职就理所应当了。”
见于登这么快就想通,滕兵和李秋云很是欣慰,“一家三口”又回到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之中。于登心有不甘,但是现在又无可奈何,只能接受现状,暂时抛却这些事情,专心讨好对面的两口子,这就是他以后最大的靠山了。
赶在年前的最后一次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上,多个项目的任职文件在会上得到了通过。红头文件发送到项目部时,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于登和杨阳都是各自部门的副部长,并没有如了他们所愿直接到了高位。
这个通知一下,项目部绝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对待这件事。由于事先已经得到了消息,而且还有了滕兵的承诺,于登也跟杨阳事先通了气,所以他们都能以很平和的心态接受了这件事。于登的心里也憋着一口气,让你们现在随便笑话好了,将来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有真本事,到时候你们见到我还不是要乖乖地喊我一声于总。
李祥已经没有心思再跟于登纠缠那点小事了,因为宋玉凤对项目的招标计划已经审批了,要求项目参加局里的集采招标,项目上要迅速联系局里物资设备部的领导,准备前期的各项工作。李祥刚收到宋玉凤的电话时,心里一阵慌乱,但是嘴上还是先答应了下来。去局里集采这是他以前从没接触过的,他以前接触过的最高的层级也就是宋玉凤,连屈同合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别说有过交集了,这对李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李祥在群里联系到了局里管这事的霍然,霍然就把一系列文件发给了李祥,让他仔细阅读后就开始改,改完之后发给他审。
李祥用了几个小时,把数个文件从头到尾仔细通读了一遍,这才大概明白了集采的流程。首先李祥要根据实际情况,用霍然发过来的模版改出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然后把这些发给霍然,局里有专人负责审核,然后在网上发布公告,如果有需要答疑的部分,局里会联系项目上进行必要的澄清,等这些事情都做完了之后,项目上就等着统一的开标日期,派出人员到北京参加开标,并进行第二天的核价及评标、定标等工作,基本整个招标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整体流程弄清楚之后,李祥就开始干活了,按照要求把需要改的部分一条一条换成本项目的相关信息。招标公告还好,只有十多页,难的是在招标文件里,几十页的内容,几乎每一页都有需要修改的部分,轻易马虎不得。
李祥本不着急,但是霍然一句话,就由不得李祥慢悠悠地改了。
“今年最后一个招标定在23号,你所有需要返回的文件最晚在后天必须全部返还,如果逾期的话就只有等年后了。”
这完全有点赶鸭子上架了,李祥只好加班到深夜,不停地修改,而且很多内容还需要去询问别的部门,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又拖慢了进度。这两天之内,李祥几乎自动屏蔽了其他所有事情,因为同时报了几项材料的招标,所以就要改几套招标文件,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可有些部分又需要仔细修改,引起歧义的话一律要斟酌之后再写,这两天下来把李祥累的直想趴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