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飞部队的其他山炮,对着敌人已经暴露的炮火轰炸。
利用分散隐蔽的炮位,苏飞军将敌人前沿阵地的火力点全部拔出。
步兵地面进攻,进入了敌人阵地上,夺取了第一条防线。
然后就是炮战。
双方炮兵斗智斗勇,互相轰炸。
一个小时以后,苏飞指挥的十门炮火,有三门被炸毁,官兵伤亡50余人。
但是,日军第二道防线又被撕开了。几个坚固火力点被炸毁,日军机枪火力点先后被清除了30多个,损失惨重。
苏飞也发现了,日军一个旅团的炮火非常微弱,主要是迫击炮和几门步兵炮,山炮只有2门。
不过,日军的炮兵都是老手,射击精度很高。
苏飞这边,利用分布式方法,减少了伤亡,轮流打击敌人。
2门炮一个小组,配合攻击敌人。
一门炮轰击最多5发,就立刻撤离人员,等日军开始轰炸,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日军一轰炸,其他1门迫击炮就开始对敌人炮兵进行反击了。
吸引敌人,伏击敌人炮兵!
依托炮火优势,经过三个小时激战,苏飞炮火击穿了日军第三道防线上的火力点,还击毙击伤日军炮兵400多人。
津田少将在后方看到情况,震惊异常:“支那军的指挥真的很巧妙啊。可惜,我军的炮火太少了。”
他都急哭了。
一个师团的山炮兵,全部交给师团部来直辖,现在,都变成了中国军队的利器了。
彻底弄清楚日军的火力以后,苏飞再次调集10门炮火,对敌人进行打击。
山炮射程比迫击炮远得多,日军山炮只有2门,又被反复盯着打,从此,只有招架之功。
看到形势很好,苏飞又调集5门山炮。
最终,20门山炮,在地面步兵的引导下,进行精确打击,将日军的火力点,纵深了两千米,都击穿了。
日军无奈,只能含泪撤退。
下午,日军逐步撤退,向西南方向的唐河岸边撤退。
当然,津田少将可不会轻易认输,他希望能够将苏飞部队主力钓出来,在野外决战,利用部队的素质优势,一个冲锋,反败为胜。
梯次撤退。
苏飞得到了情报,前线步兵用步话机发出了消息。
苏飞大喜。
马上命令20门山炮对日军射击。
一口气打出800多发炮弹。
日军津田旅团在撤退的时候,弄巧成拙,被白白炸死1100多人,一个完整的步兵大队!
负伤800多人,.
加上撤退前的战斗损失,津田旅团133旅团,已经损失了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