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
3、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那些沿海岸线架设的燃烧了几千年的烧锅煎盐设备,自然成了历史的陈迹。
4、在南方如海南岛地区,阳光充足,是晒盐理想的场所。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存在池中,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
5、井矿盐的生产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古代提取天然卤法的方法多为提捞法,现代则有气举法、抽油采卤法、自喷采卤等方法。在岩盐型矿区大多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古代井盐制盐采用煎法,与海盐煎法相似。
6、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生产。有些盐湖经过长期蒸发,氯化钠沉淀湖底,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盐晶暴露在表面,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挖取。湖盐生产采用滩晒法的历史悠久,与海盐早期生产工艺不同。
通过查资料,杨雪枫觉得现在的这个异世唐朝,制盐方法应该是和地球古代第5个相似。唐人食盐的制造主要还是盐井采集,提捞煎盐的方法。
继续阅读
而制盐的具体步步骤又分为纳潮,制卤、结晶、采盐、等步骤。
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
制卤,就是让海水的浓度逐渐加大,当水分蒸发到盐田中时,这时的盐水就是卤水,俗称“泡淹”母液。
这种盐水要及时转移到下一个池子——结晶池中。
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采集了。
这种采集到的盐粒就是粗盐了,也就是赵家现在使用的这种盐。
杨雪枫根据古人的方法,又改进了一套制盐的方案。因为他只需要制出几十斤食盐就可以了,所以他并不需要那种纳潮,制卤的步骤。
那些是成千上万斤大规模制盐用的,他现在也用不到。以后倒是可以把这种方法用于国家大批制盐,不过那是后话了。
首先,杨雪枫要制作几个过滤装置,用来过滤海水和盐水。
然后,杨雪枫要准备几个大的铁锅与瓦罐,把过滤后的海水放到里面煮,待到锅里海水煮的半干时。
再往砂锅中继续添过滤后的海水,如此反复,直至锅中的边缘内壁出现食盐结晶,把这些结晶刮下来收集。
这种盐就和老赵家现在使用的差不多了,都是粗盐粒子。不过因为海水是经过设备过滤的,粗盐的品质应该比老赵家现在用的这种要好。
而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把粗盐粒先溶解制成粗盐水。然后把粗盐水进一步过滤去除杂质,最后加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以去除粗盐水中氯化钙和氯化镁。
经过以上步骤,制成精盐水,再把精盐水进行过滤和熬煮结晶,最后制成精盐。
尽管这种精盐,因为缺少了氯化钡和盐酸等几样化学提纯原料。纯度没法同现代地球的食盐相比,但是也已经不比皇帝用的那种天然雪花细盐差了。
让杨雪枫最头疼的,还是上面提到的几种提纯粗盐要用到的化学原料。
首先,是碳酸钠。这个比较容易,碳酸钠又名苏打或食用碱。这是一种天然矿物,异世界唐朝也是有食用碱的,人们平时经常要用到。这个直接买就可以了。
其次,是氢氧化钠,现成材料的这个世界是没有的,不过杨雪枫可以人工合成。
先把石灰石煅烧成生石灰,石灰石是天然物质,这个世界很常见。然后把生石灰加水,产生化学反应,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