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君眼见苏家人已经离去,心中却并未泛起波澜。她转而将视线投向了四周那些朴实的村民,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
她微笑着,声音柔和而真诚:“我是青峰的亲生母亲,沈怡君。在此,我要向各位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平日里对青峰的关心和照顾。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特意准备了一些京城的特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不要嫌弃。”
沈怡君的话语如春风拂面,让在场的村民们脸上都绽开了笑颜。他们纷纷表示,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哪里需要这么客气。然而,沈怡君的这份心意,却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动。
沈怡君微微一笑,她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般流淌,平和而充满温暖:“这不过是我应当做的。”她轻轻挥手,家仆和丫鬟们便训练有素的行动起来,将马车上的礼品一一卸下,并整齐地摆放在众人面前。
人群中,一双双眼睛被那琳琅满目的礼品所吸引。其中一位女子指尖轻轻滑过一件衣物,惊叹道:“呀,这衣物真光滑,真好看,这是绸缎吧,俺都没见过哩。”
另一人则拿起一块精致的糕点,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这糕点,莫非是京城永福斋的招牌?我曾有幸品尝过一次,那滋味,简直令人难以忘怀。”
随着每一件礼品的展现,人群中都会爆发出一阵惊叹与赞叹。
沈怡君轻启朱唇,轻声吩咐她的仆从和丫鬟们将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一分发到村民手中。她亲自取过一份礼物,步伐沉稳地走向老村长,双手恭敬地递上,随后深深地鞠了一躬,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敬重。
“村长,这些年来,您对青峰的关照,我铭记在心。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特别是方才的关键时刻,您为我主持公道,更是让我感激不尽。一点礼物,不成敬意,望您收下。向您表达我最深的谢意。”沈怡君的声音温婉而真挚,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涌出。
老村长见状,双手接过礼物,同时向沈怡君还礼,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夫人言重了,小老儿不过是尽了些微薄之力,哪里当得起您如此大礼。青峰这孩子,是我们村子的骄傲,我自然是会多加照拂的。至于那公道话,更是理所应当,何足挂齿。”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苏青峰和徐氏也拿着礼品,走到了那些曾经在他们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们面前。他们面带微笑,向每一位恩人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将礼物亲手递上,仿佛在传递着一份份珍贵的情谊。
此刻,溪畔村沉浸在一片温馨与欢乐之中,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如春日阳光般温暖的笑容,手中的礼品更是被他们珍视得如同稀世珍宝。
一番亲切的寒暄过后,沈怡君站在人群中央,声音清脆而坚定:“今日,我特地前来,便是为了接青峰他们重返京城。”
村民们听闻此言,脸上都露出了羡慕与不舍的神情。他们纷纷围上前来,对苏青峰说道:“青峰啊,到了京城,可千万别忘了我们这些乡亲父老。”
苏青峰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乡亲们,我怎会忘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这片养育我的土地和你们这些可亲可敬的乡亲。”
苏青峰凝视着眼前这群热情洋溢的乡邻,心中满是不舍,但他的目光却坚定如磐石。他深深吸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乡亲们,请放心。这里,是我生长了三十余载的故土,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风,都铭刻着我的记忆。你们,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亲人,是曾经伸出援手帮助过我的恩人。这份恩情,我苏青峰永生难忘。”
沈怡君也在此刻温柔地开口,她的声音里充满了诚挚:“若乡亲们有朝一日前往京城,请务必到沈国公府一聚。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