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方的战事。
因为北伐的事情,华族上下全都盯着北方,大家似乎都忽略了南方。
其实南方也在打仗,只是规模要小很多。
林岳的西南军团,已经占领云南,满清云贵总督舒兴阿率领残部逃亡缅甸。
此时的缅甸刚刚经历了第二次英缅战争,丢失了南边的沿海地区,国力衰弱,政府腐败无能,百姓对王国失望透顶。
不过刚刚夺取王位的敏东发布了一系列改革,废除采邑制,改革税制,给缅甸百姓带来了一点希望。不过这点希望,很快就被国内的叛乱所浇灭。
原来是敏东王的改革触动了国内那些保守派贵族的利益。
这位敏东王改革的目的是好的,但是他却没有选择最好的时机。此时的缅甸经历两次英缅战争,早就人心浮动,王室的威望降到冰点。
英国人自从完全占领印度地区之后,就将主要的目标对准了缅甸地区。
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柚木、稻米和宝石,英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占领缅甸可以直插清国的后方,这里对于他们未来殖民清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涉及到缅甸,林岳暂停进军,正好护卫军也要花时间巩固在云南的统治。
问题回到了董良这里,他必须要决策是否给缅甸施压,或者是直接派兵进攻缅甸。
董良却将问题抛给众人:“你们觉得林岳接下来该怎么办,是进攻缅甸,彻底消灭这支满清余孽,还是?”
北方的冬天不适合进军,但是云南、缅甸正值旱季,是进军的大好时机。
这一次林文察率先考口道:“兵贵神速,属下觉得应该直接进军缅甸,拿下阿瓦城,逼迫缅甸向我华族投降。这样我们接下来与英国人的对决中也可以占据主动权。”
林文察拥有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他指着世界地图,分析了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的战略意图。
董良之前就想过,要与英国人对抗,有海上、陆地两个关键点。
海上的关键点是马六甲海峡。
英国人控制了海峡,那么战场就在华族家门口的南中国海,要是华族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战场就在印度洋。
海上的主动权依然在英国人那里。
自从华族进军婆罗洲之后,英国人就在不断加强新加坡的防御。
不仅仅加固了那里的海防要塞,还将驻守在印度的舰队主力都调到了那里。
为了保住新加坡,他们竟然连华族占领婆罗洲这样的事情都忍下来了。
因为他们知道,克里米亚战争没有结束之前,他们没有能力与华族展开一场大规模决战。
一旦战争提前开启,则很有可能连新加坡城都会丢掉。
林文察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
就连董良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董良不喜欢抽烟,房间里并没有烟雾缭绕。
但是气氛依然如同充斥着烟雾一般沉闷。
“惠甫,你怎么看,西南军团是退还是进?”董良开口问赵烈文道。
赵烈文虽然年轻,但是极为有决断,要不然他也不会成为华族的总参谋长。
“元首,属下觉得这个事情主要要从政治上考量。假如我们出兵缅甸,那么会不会直接将缅甸推到英国人那边。要知道缅甸人对咱们的防范一点都不弱于对英国人。”
“再者,英国人已经在缅甸经营了数百年时间,他们对缅甸的渗透要比我们强。假如从政治上考量,属下觉得应该缓出兵,既要让缅甸人看到咱们的实力,又不能让他们有紧迫感。”
赵烈文的想法明显更加成熟一些。现在的情况是华族这边对缅甸缺少了解。
董良的眉头紧皱,看样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