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狩猎越来越难,各个家庭的分工也开始精细化了。
一个家庭的资源分配不再是人人平等了,一般都是最优先给顶梁柱的,毕竟要出门跟猎物玩命,不吃的好点怎么有力气跟猎物周旋。
一家的最强战力,不但吃喝优先、使用工具、武器、穿衣服都得优先。
本就有限的资源如果不能集中利用,那以后的生存就会更难。
每家的主要猎手必须一直保持最高战斗力,才能保证一家人的生活不至于过不下去。
就劳动这方面,部落基本男女平等,男的大多狩猎,是为肉食的主要获得来源,女的大多从事采集,是素食的主要来源。
肉食顶饿,但是难以获得,且每况愈下。
素食不耐消耗,但是来源广,而且随着历代部落人以生命为代价的试探,素食食谱更是越来越长。
到最近几年,丛林里从树顶到树根都算是食物来源,量大管饱。
人们还从不断尝试中获得了一些药用植物。
这些植物图录都被善于写画的历代祭司绘制成一个个图画,一张张图画再配上文字串制成册,就是一本异界版的《本草纲目》,又称《野生植物图鉴》。
与此书同等级的还有一本《野生动物图鉴》,粗略的记载了各种常见生物的外形特征,身体弱点,生活习性还有战斗技能,是每个部落猎手都必学的一本丛林生存手册。
继续阅读
两者合成为一本书——《野物图鉴》。
如果说历代酋长的武装三神器算是战士的终极传承,那么《野物图鉴》就是历代祭司的至尊法典。
历代酋长都是作战专家,历代祭司都是生物学字典。
历代祭司不停地修订着这本《野物图鉴》,使其一直保持更新且越来越圆满。
说起来祭司对于部落的贡献比起酋长对于部落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者在部落地位尊崇,不是因为他们有权,而是因为他们对部落有着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
二者的主要责任就是为每个部落人传授武技和知识,这一点在其他部落里是极为罕见的。
因为大多数部落都是家天下模式,一言堂之下,要么忍气吞声,要么自谋出路。
开明?不存在的!
丛林法则之下,依附强者,打压弱者才是常态。
周围都是竞争对手,自家有啥好法子吃得饱,肯定要捂得严严实实。
......
由于大森林里视野极其有限,生物流动性又比较大,所以每次出门都是冒险。
每次狩猎都有50%几率一去不回,这点酋长也不例外,不过由于有部落神器三件套的保护,生存几率要大一些,但不多。
有些猛兽的力量......穿不穿护甲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死的体面点。
有些毒虫的毒素......壮不壮的无所谓,只不过是死的晚点罢了。
有些危险地形......深不深的无所谓,只不过是死前煎熬的时间长点罢了。
所以这里边不只是能力的问题,还得看命硬不硬。
这次雷权进献的猎物,不但量大,看起来还都挺新鲜,甚至有个巨鼠伤口还在流着血。
熟读《野物图鉴》的大祭司一看就知道,这些猎物都是被挑拣过的,个个出了名的肉质鲜美、皮毛耐用,典型的好猎物。
因为正常人狩猎,哪怕打到几只老鼠蝙蝠之类的东西都会觉得高兴,多少是口肉不是?
所以不管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来说,这一批猎物都算是上品了,可以帮部落解决很大的问题,猛增一波储备。
“冬天又可以少死几个倒霉蛋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