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5章 楚武王(2 / 6)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随两国不参加会见。楚武王先派薳章前去责备黄国,然后亲自率军讨伐随国。

随国的季梁建议随侯向楚军表示投降,以激怒楚军而使其懈怠。然而,少师却主张速战速决。随侯最终没有听从季梁的建议,而是在速杞与楚军交战。结果,楚军大败随军,随侯逃走,斗丹俘获随侯的战车和车右少师。同年秋天,随国请求与楚国和谈。楚武王本不同意,但在斗伯比的劝说下,让随侯在表示愿意悔改之后,再和随国订立盟约而回国。从此,随国再不敢得罪于楚国。

楚武王三十八年(鲁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春天,巴国派遣韩服向楚国报告,请求和邓国友好。楚武王派遣道朔带领巴国的使者到邓国访问。然而,邓国南部边境的鄾(yōu)地人却攻击他们,并掠夺财礼,杀死道朔和巴国的使者。楚武王得知消息后,大怒,派遣薳章责备邓国,但邓国人拒不接受。于是,楚武王派遣斗廉率领楚军和巴军包围鄾地。邓国的养甥、聃(dān)甥率领邓军救援鄾地。经过一番激战,楚、巴两军夹攻邓军,邓军大败。

楚武王四十年(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国的莫敖屈瑕打算和贰、轸两国结盟。然而,郧国人的军队却驻扎在蒲骚,准备和随、绞、州、蓼四国一起进攻楚国军队。屈瑕担心此事,但斗廉却认为郧军缺乏警戒,可以趁机击败他们。于是,楚军在夜里进攻郧国,大败郧军,终于和贰、轸两国订立盟约回国。

5、征服绞、罗与去世

楚武王四十一年(鲁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楚武王派兵攻打绞国。屈瑕建议对砍柴的人不设保卫,以引诱绞军出城。楚武王听从了屈瑕的建议,绞军果然出城追击楚国的砍柴人。楚军坐等在北门,同时在山下设伏兵,大败绞军,强迫绞国订立城下之盟而回国。

同年,楚武王又派屈瑕率军攻打罗国。斗伯比为屈瑕送行时,对他的御者说:“屈瑕一定失败。走路把脚抬得很高,表明他的心神不稳定。”于是进见楚武王,请求增派军队。然而,楚武王却拒绝了斗伯比的请求。结果,屈瑕在攻打罗国时,因骄傲轻敌而大败。屈瑕吊死在荒谷,其他将领们被囚禁在冶父,等待处罚。楚武王得知消息后,说:“这是我的罪过。”于是把将领们全都赦免。

楚武王五十一年(鲁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周天子召见随侯,责备他奉立楚国为王。此后随国对楚国的态度不免有些冷漠。楚武王很生气,认为随侯背叛自己。于是,他再次派兵大举攻打随国。楚武王运用一种名叫荆尸的军阵,把戟颁发给士兵。临行前,楚武王准备斋戒,并告诉夫人邓曼说:“我心神动荡不安。”邓曼叹气说:“君王的福禄已尽。满了就会动荡,这是自然的道理。先君大概知道,所以面临作战,将要发布征伐命令而使君王心跳。如果军队没有什么损失,而君王死在行军途中,这就是国家之福。”楚武王于是出征,结果在行军途中死在樠(mǎn)树下面。

楚武王死后,其子熊赀(zī)继位,是为楚文王。楚武王虽然去世,但他留下的基业和建立的制度为楚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影响

1、领土扩张与楚国崛起

楚武王熊通,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和外交手段,极大地扩展了楚国的疆域。他的领土扩张活动,不仅增加了楚国的领土和人口,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楚国的国际地位,使楚国从一个偏居江汉的小国,逐渐发展成为能够与中原大国抗衡的强国。

楚武王在位期间,楚国的势力范围从江汉平原扩展到了中原地区。他先后灭亡了权国、攻打了随国、邓国、鄾地、绞国、罗国等诸侯国和地区。这些征服活动,每一次都是楚武王精心策划和指挥的军事行动。例如,在攻打权国时,楚武王充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