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然而由于左右百官不从赵高只得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
子婴早已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他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辙便与自己的贴身宦官韩谈商定了斩除赵高的计划。在赵高要求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时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便一刀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诛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三、影响和成就
1. 对秦朝政治的影响
赵高作为秦朝时期的权臣和宦官对秦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等手段掌握了朝政大权。然后他又不断陷害忠良、残害宗室和大臣将秦朝的暴政推向顶峰。赵高的所作所为不仅加剧了秦朝内部的动荡也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进程。
2. 对后世的影响
赵高的故事和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作为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成为了后世批判和警惕的对象。同时赵高的精明强干和阴险狡诈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学作品中赵高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反面角色成为了邪恶和阴谋的代名词。
3. 个人成就与荣誉(负面)
尽管赵高在秦朝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的成就和荣誉却是负面的。他通过阴谋和诡计掌握了朝政大权然后不断陷害忠良、残害宗室和大臣将秦朝的暴政推向顶峰。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了秦朝内部的动荡也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基础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因此赵高的个人成就和荣誉只能说是负面的和具有破坏性的。
四、轶事典故
1.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是赵高最为着名的轶事典故之一。据《史记》记载赵高在一次朝会上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虽然糊涂但鹿是马还是分得清。他失声笑道:“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却板起脸来问左右大臣:“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说了真话。胡亥见众口不一以为自己是冲撞了神灵才会认马为鹿。赵高便趁机将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纷纷正法以此检验自己的权威和控制力。
2. 陷害李斯
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陷害忠良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陷害李斯一案。据《史记》记载赵高利用李斯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心理成功地说服了他加入篡改遗诏的阴谋。然而当胡亥即位后赵高却开始排挤李斯并陷害他谋反。他通过严刑逼供和伪造证据等手段使李斯最终屈打成招被腰斩于咸阳市。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赵高的阴险狡诈也暴露了秦朝政治的黑暗和腐败。
3. 生年考证与墓址争议
关于赵高的生年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赵高的仕宦经历可以大致推测出他的出生时间。据《史记》记载赵高在进入秦宫为吏时已有二十余年。以此推算赵高大约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8年)。关于赵高的墓址则存在争议。一说位于河北省海兴县另一说位于河南省汝州市。然而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的证据和考古发现的支持因此无法确定赵高真正的墓址所在。
五、后世纪念
1. 历史评价
赵高作为秦朝时期的权臣和宦官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加剧了秦朝内部的动荡也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进程。因此历史上对赵高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他被认为是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和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然而也有一些历史学家对赵高持不同看法认为他可能是为了复仇而自宫进入秦宫并试图通过掌握朝政大权来推翻秦朝的统治。这些争议和不同的评价使得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