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6章 赘述(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史上一直到崇祯初年,明朝才掌握。

也是带那时,明朝和葡萄牙之间正式签订贸易协定,明朝将自己的丝绸、茶叶倾销给葡萄牙,而葡萄牙则承诺将他们手上的最新式武器装备,以及炮艇出售给大明。

但此举在当时的明朝,遭到文官集团诟病,以当时的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对郭绍进行了不断攻击,他们认为郭绍跟蛮夷做生意,根本就是心怀不良,而且这些文官也看不上那些话外蛮夷的“奇淫技巧”。

他们如此攻击郭绍,除了确实看不上他这种行为外,更多原因还是因为他与魏忠贤、客氏属于一党。魏忠贤原本是很乐意在岸上看翻船的,但因为自己也在明普贸易协定中得到了巨大利益每年数百万白银的流水,使得魏忠贤决定力保郭绍,以保证能继续与葡萄牙人做生意其实还是为了自己钱袋子。

魏忠贤、客氏力保郭绍,跟他关系不错的袁崇焕也上表力保,而滑稽的地方是张嫣也站出来帮郭绍说话。

结果就是文官集团要同时面对宦官集团后宫势力,还有武将集团。这也是东林党被整的最惨的一次。大明上下众志成城,各方势力团结一心,只为保下郭绍。

同样是在这一年,皇太极带着鳌拜等亲信乔装改扮来到北京,皇太极本想亲自侦查地形,效仿昔日的赵武灵王,准备为日后面名做好铺垫。

于是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在北京皇太极第一次认识了郭绍,两人经过了简短的交谈以后,皇太极认识到,郭绍这个人物的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成大器。

皇太极本欲将之收拢麾下,郭绍当然不去,之后皇太极想要杀之,可因为自己的内线告诉他,郭绍是宦官一党,并非忠良,皇太极这才收下杀心。这也是皇太极最后悔的。

天启七年一月,郭绍从北京返回辽东前线,并且带着最新式的红衣大炮来到宁远,也是因为这些大炮,最终宁远大捷明军一炮干掉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在临死前知道,原来击毙自己的红衣大炮,是郭绍带来,郭绍这个名字第一次走进了满清权贵们的耳中。

皇太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正视郭绍这个对手。

郭绍因为击毙努尔哈赤立下大功,回到京城受赏,天启提拔他为丰台大营提督清朝叫九门提督,也就是我们说的北京卫戍区司令。,统帅禁军卫戍京城。

天启提拔郭绍卫戍北京,其意味深远,当时皇帝已经病重,可以直接决定将来局势的人,自然是掌握京师兵权的人物。

郭绍从这一刻开始,才真正的进入大明的核心决策层,这也是他咸鱼翻身的开始。

同样是在这一年,天启皇帝驾崩,因为天启无嗣,所以皇位由其弟弟信王朱由检继承。

魏忠贤与朱由检素来不暮,两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因为郭绍的到来,引发蝴蝶效应,魏忠贤决定先行一步动手,骗朱由检入宫,而后除之。

并且魏忠贤并不打算单单干掉朱由检,他还计划要除掉郭绍,以得到对方手中的兵权。魏忠贤劝说客氏将郭绍骗入宫中杀之,客氏表面答应,背地里却出卖了魏忠贤。

得知了魏忠贤阴谋的郭绍也在加紧部署,一面准备安排军队武力扫平宦官,另一面则是准备联络信王入宫主持大局。

信王也就是朱由校,当时并不信任郭绍,在他眼里郭绍一直都是宦官奸党,不足取信,因此他迟迟不对郭绍的拉拢做出回复。

无奈的郭绍只能通过张嫣传信,才终于搭上朱由检的线,之后在禁军的武力扶持下,崇祯成功登基。

魏忠贤等人因为手上没兵权,面对这种既成事实,也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郭绍本来想借着这次机会一举扫平阉党,崇祯却犹豫不决,认为自己刚刚登基,不宜大开杀戒,结果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