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6章 帝策双锋·子墨刘苍(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颤抖之指尖,却似那风中残烛,不经意间将内心之紧张惶恐暴露无遗,赶忙应道:

“皇兄圣意,臣弟恭听,自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刘庄豁然起身,龙行虎步间,衣袂猎猎作响,他面色冷峻,眼神中暴躁与睿智交杂,犹如雷暴中的闪电,令人胆寒,高声喝道:

“你需倾尽全力,逐步将大汉军队之权柄,一丝一缕皆收归己手。那些个诸侯旧将,尤其是位高权重之辈,务必以铁腕手段,或明或暗,或缓或急,不择手段逐一更替。朕之天下,岂容他人酣睡?朕之军权,绝不可旁落丝毫。此乃朕之旨意,亦是大汉之根基所在,你若有半分差池,休怪朕不念兄弟之情!”

言罢,目光如利刃出鞘,直刺刘苍,似要将其灵魂剖析。

刘苍只觉头皮发麻,脖颈发凉,忙不迭地深吸一口气,极力稳住身形与心神,表面上依旧恭敬有加,礼数周全,仿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心底却似被一座无形之山死死压住,几近窒息,艰难回道:

“皇兄圣谕,臣弟铭记于心。只是此辈们于大汉之地深耕多年,根基之深厚,犹如参天古木,难以撼动。臣弟殚精竭虑,苦觅良策,却仍未有所得,此刻实是诚惶诚恐,倍感压力如山。”

话毕,额头之上豆大的汗珠已滚滚而落,沿脸颊滑落,浸湿了领口。

子墨在旁,目光如炬,将刘苍的恐慌与压力尽收眼底,他微微抬眸,神色平静如水,不起波澜,缓声说道:

“大将军无需过忧。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事在人为而已’。既无现成之机,何妨主动设局,诱其自乱阵脚,露出马脚。待彼时,王爷只需雷霆出击,便可将其一网打尽,连根拔起,自此再无后顾之忧。”

其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自信与深谋远虑的谋略。

刘庄微微点头,转而看向子墨,眼神中威严稍减,却多了几分审视:

“子墨,朕将京畿七郡委于你,此乃莫大信任。此七郡乃国之腹心,诸事繁杂,世家权贵聚集,朕望你能整饬有序,使吏治清明,百姓安乐,为天下郡县树楷模之范。”

子墨微微一怔,旋即拱手拜道:

“陛下隆恩,臣本当肝脑涂地。然臣曾与陛下有约,只任黑木门指挥使,他职不敢应承。且臣恐才疏学浅,难以担此重任,误了陛下大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子墨言辞恳切,脸上并无半分骄矜或推诿之色,唯有一片赤诚与惶恐。

刘苍见状,心中大惊,急忙上前,侧身向刘庄行礼后,又对子墨使了个眼色,低声劝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子墨,此乃陛下天恩,你莫要执拗,且先应下,再图后计。”

刘庄却仿若未闻刘苍之言,目光紧紧锁住子墨,眉头微皱,似有不悦:

“子墨,朕知你有顾虑。但朕既为天子,自当以江山社稷为重。

这司隶效尉之位,非你莫属。

其一,此乃朝堂公议,非朕一人独断,朕并未食言。

其二,如今大汉内忧外患,前有周边诸国虎视眈眈,匈奴对我大汉不断袭扰,朝局内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朕急需能臣稳定局势。你之才情谋略,朕甚为倚重。

其三,京畿七郡关乎国本,如处风暴之眼,各世家权贵盘根错节,得有能者掌控不可。你若能在此地成就一番作为,于大汉之兴盛,功不可没。

其四,卿功卓然,诸将皆赏,独卿无封,于理未安。今有要职,关乎社稷,唯卿德能可据,幸勿推却,以卫朕躬,佐理天下。”

刘庄言辞恳切,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与对未来的深谋远虑。

子墨听了刘庄这番话,心中不禁泛起波澜。他本是穿越而来,如梦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