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篇。” “还有我的,我的。” “等会,等会,我还没抄完呢,等我抄完了。”一个官员,此刻小心地抄写,怕把墨水溅到卷子上,破坏了这份完美的试卷,他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十五份?” 柳云风有些稀奇,居然还有三份试卷脱颖而出吗? “大人们,开始互换还觉得手中是第一名的试卷,继续送过来。”柳云风看着几位大人,只能出此下策。 总不能让万岁爷看十五份试卷,然后定夺吧? 那他们翰林院,是干啥吃的? 一时之间,刚刚的十五份试卷,直接淘汰了……一份。 变成了十四份试卷。 又经过了几轮的轮换,最终变成了十二份试卷。 柳云风的嘴角抽了抽,他甚至都不用揭开那姓名贴,都能知道这十二份试卷,到底是来自哪里。 “云初,你不着急吗?” 凝光大家、清风大儒、康梦夫子,三位大宁学者的代表人物,此刻坐在椅子上,他们的眉眼,有几分焦急的神色。 姜云初摇了摇头,“考之前,我比他们都要紧张。” “可是尘埃落定后,我反而淡然了一些。” 有相信的成分,更多的原因是,孩子们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结果,考好考坏,又如何? 考试是一个过程,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如果用考试评判一个人的话,那该有多悲哀呢? “那群孩子呢?”清风突然发现了什么,他们在这着急上火,那群孩子却没有了踪影,一大早到现在,就没看到人。 姜云初沉默了稍许,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南方水患,三座城都被淹没了,那几个孩子,前日就已经快马加鞭去了南方。” “宁千城暗中领了圣旨,他们去南方治理水患赈灾去了。” “什么?”姜云初的话刚刚落下,清风就疑惑地瞪大了眼睛。 “他们去赈灾?他们才多大啊?一个个最大的才十五岁,最小的才十三岁,他们能去干什么?” “也不怕被人算计,这个时候,赈灾的事,哪是那么好接的?” 清风有些担心,那帮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天纵之才,哪个磕了碰了,他都要心疼。 “安定一些。”凝光看了看清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你这修了这么多年的养气功夫,怎么还这么急躁呢?” “我……”清风无奈地看了一眼姜云初,“在她的面前,这心一上一下的,我这养气功夫,能练成现在这样,就已经不错了。” 不然早被气死了。 康孟宪看了看清风,“老家伙,你以为圣上会拿治理水患的事胡闹吗?” “他比我们更心系大宁,既然圣上下了圣旨,我想……” “小家伙们里,谁的卷子,有水患治理的文章?甚至那篇文章很优秀。” 康孟宪的话落下,三个人的眼睛,同时看向了姜云初。 姜云初摊了摊手,“我不知道啊。” “不知道?”刚刚压下去的清风,猛地站起来,瞪大了眼睛,“他们科考完,你没让他们默写卷子?” 姜云初摇了摇头。 “那你没问问他们考得怎么样?”清风不死心地又问了一个问题。 可是等待他的,依旧是姜云初摇了摇头。 清风看着姜云初,如同看一个怪人。 “那你是怎么想的?”他已经不想猜测了,现在只想要得到答案。 姜云初看着三个人的目光,无奈地笑了笑。 “他们已经长大了,在西方的时候,他们脱离了大部队,玩了将近一年的游击战,他们的计谋,战术素养,以及心态的拿捏,都已经成熟。” “后来西方战争结束,他们自请离开。” “在各国游历,他们走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