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外快,有的甚至与航空航天领域无甚关联,比如为流化床开展两相动力学分析。
即便是在顶尖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这样的“杂活”也是维持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即将召开的小组会议,许宁并不感到压力重重。他打算从基础知识入手,随后通过现场操作米格21模型来直观展示,实现边讲解边实践的教学方式。
于是,他启动电脑,准备深入探究弯掠叶片如何影响叶轮机械内部的气体流动模式——这一发现有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之中。
不过,由于对此领域的理解尚浅,许宁意识到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形成完整思路。
正当他着手规划数值仿真步骤之际,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接听者是同事夏天。
“您好,请问哪位?”
“请问这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吗?我们要找的是许宁。”
听到这里,夏天正欲解释教授还未到达,却发现来电者明确指名要找许宁本人。“浩南,电话找你。”夏天直接说道,声音未加掩饰,以至于旁边工作的卢文峰也听了个真切。
这让卢文峰不禁疑惑:“难道最近有两位海外归来的学者加入了我们团队?”
不待卢文峰多想,许宁已经拿起话筒回应道:“您好,我就是许宁。”
卢文峰心中满是疑问,但他还是先介绍了自己,并解释了自己的来意。当他表明自己对论文中提到的一体化研发方法非常感兴趣时,许宁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这让卢文峰感到十分惊讶。
原本他认为,如果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有所保留,那么一定有不想公开的秘密。为此,他还准备好了面对困难的交涉,甚至是直接被拒的情况。
其实,卢文峰猜得没错,许宁确实打算对外国读者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但对于自己人,他并不介意分享更多细节。
不过,电话里讨论如此复杂的问题实在不方便,更何况跨省通话费用不菲。因此,两人决定找个时间面对面详谈。他们约定在京航见面。
那天下午,在京航飞机系大楼顶层的小会议室里,杜亦熵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员们围绕着一张椭圆形桌子坐了下来。此刻,姚美玲正在黑板前边画图边讲解她这学期的研究成果。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