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帕纳里斯有点意外的想了想,点头道。
“替我向大卫和他的朋友们带个好~”
“嗯!”
派恩上前一手拉着莉莉丝,一手挽住格蕾丝的手臂,向贾尔斯挤挤眼睛,大步走出了门口~
贾尔斯歪着嘴挑了挑眉毛,向哥哥和埃尔德摆摆手,也追着走了出去。。
。。。
该走的,不该走的。。全走了!
房间里,只剩下了帕纳里斯和埃尔德~
两人各怀心事的坐了一会儿,帕纳里斯才站起身走到电话旁,对埃尔德问道。
“电话号码?”
“你。。”埃尔德只说了一个词,就沉默的看向帕纳里斯。
“说吧!”
“你还想让我等下去吗?”
埃尔德叹了一口气,说出了一个电话号码之后,又道:“我不建议你现在就。。”
“我听到了!”帕纳里斯手里拿着话筒,一边播着号码,一边低声回道
“。。”
---
曼哈顿。
42街,野火酒吧楼上。
顶层。
大卫侧坐在窗边,手里拿着块小甜品,一边对着摄像机镜头侃侃而谈,一边很轻松的吃着东西。。
“直到1913年,旨在增强银行体系安全的联邦储备体系的米联储建立,才标志着中央银行制在米国的再次出现~”
“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成为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并接受米联储半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约!”
“当时的州银行,可以选择成为米联储的一员,也可以不加入这一体系。。”
继续阅读
“所以,由于要接受米联储规章制度的制约和经营成本过高等因素,多数州银行都没有加入这一体系~”
“到了1930年-33年,大萧条期间。。”
“全米国大约有9000家银行的倒闭,使得许多商业银行储户的存款,荡然无存。。”
“联邦政府,为了避免储户未来再次因这类事件,而遭受巨大损失。。”
“1933年的《银行法》(Banking Act),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银行存款提供联邦保险~”
“并且还规定了联邦储备体系内的成员银行,必须为期储户购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
“而非米联储成员银行,也可以投保~”
“事实上,大部分非米联储成员银行,也是这么做的。。”
大卫从旁边的小桌上拿过一块小甜品,放进嘴里,笑道:“1933年的《银行法》,又经常被人们称作《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它禁止了商业银行从事企业证券的承销和发行等业务,但允许它们购买新发行的政府债券。。”
“它还对购买银行监管机构批准的债券,予以很严格的控制~”
“同样,它还禁止投资银行,从事商业银行从事的经营业务。。”
“例如: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将其投资银行业务转移给了第一波士顿公司。。”
“还有JP摩根银行,把起投行业务转移给了摩根史丹利。。”
“但也正是,米国十分独特的银行业发展历史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让二战后的米国拥有超过6000家商业银行、1000多家春旭和贷款协会,近400家护住储蓄银行,以及7000多家信用社。。”
“这种银行业的高度分散性,是否意味着米国银行体系更具有竞争力呢?”
“它运行的效率和健康程度,比其他国家的银行体系更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