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肉。但之后几天去看都是令人失望的,本来这个榨板安放地点是“独路口”,老鼠必经之地,但老鼠们沿着边边已跑出一条小路,就是不去吃诱饵,不去触动机关。一天榨板倒下,艾书很高兴又捕到老鼠。他揭起榨板,打死的不是老鼠,是一只花鸟。这只花鸟,是艾书平时最喜欢的,毛色鲜艳,花色漂亮的那只鸟,他内疚、心疼、惋惜不已,把榨板收存好,不再用了。 艾书想起了看书。他在大兵团作战收粮期间,在姑爹家楼上睡时,那楼角里有一堆书,决定去找点书来看。
艾书到姑爹家,向姑爹说清来意。姑爹说,那些书是祖上遗下来的,到我们这一代没有人识字。你去翻。
艾书上楼去书堆里翻,许多书名从来没听说过,《三国演义》是幺叔以前摆龙门阵提到过的,艾书翻出了四本,甲、乙、丁、丑卷,看序号肯定不齐,想全部带走。姑爹说先拿一本去,看完了送书来画拿下一本。
艾书借书回来,天天有空就看,三国里故事果然很精彩,白天看不完的一回,晚上还要借着火光看。
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的故事怎么不同幺叔讲的呢?是不是在后来的故事夹叙夹议、倒叙出来的呢?看的认真,反复看,也没发现幺叔讲的情节,是不是在缺卷中呢,只有遗憾了!
不过时不时可以摆些“三国”龙门阵了。
政府纠正“一平二调”赔款,艾书家分得十多元钱。生产队按劳动工分分红,艾书家没有劳动工分,但喂牛、圈肥、厕肥等低除口粮款后,还余2元多钱。艾书向父亲索了两元钱,到莺咀街上去赶场,想买点啥特别是吃的。街上人群照照攘攘。但什么粮食也没有卖,什么熟食制品也没有。供销商店里尽是农具等生产资料;生活的东西没有;有些布匹、火柴、肥皂等,要凭票供应。场也早早散了。艾书一样没买着,也找不到同伴们,夕阳西下,独自回家。翻过大山坡垭口,看见那掉了叶的板栗树尖上有两个板栗刺包,便爬上树去取。下树时脚横蹬竖蹬,是滑的,蹬不稳。低头一看是一个人靠着树杆。心想,我上树时怎么没看见呢?莫非是刚才来的?眼睛闭着,把他摇醒,伸手一摇硬梆梆的不知死了多时了!艾书心里一惊,感觉头发倒竖。鼓起劲,一趟跑回家,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