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写“于一”。肯定是看见过艾书的,那次从暗处看明处,至少从门缝里看的清楚点,是没有意见的。就是艾书没碰面,还没表态。
于一到其姐家,多是星期六下午到,星期天或下周一上午回去。来时比以前更勤快。艾书母亲常常站在门口观看。艾书忙着自己的工作和事情,几个周末都没回家,也就还是没有和于一会上面。
大五哥问艾书父母,这事怎么办。艾母说:“我就要这样勤快,不多言不多语的人。”艾父说:“不能由他一性。过去谈婚也多是女挑男的,哪个得当面对谈?我看姑娘脸上无红疤黑记,脚下又无鞋歪脚撇,结婚以后培养感情。就这么定了!”
艾书东家婶娘后家离于一家不远。这婶娘逢人便说:艾老师找的那个姑娘白白净净的。”艾书觉得没有这回事。艾书回家弄个明白。到大五哥家的门口,碰见于一的大嫂,即那天叫称的老表嫂。老表嫂教女儿“喊幺姑爹”。“幺姑爹你回来了。”老表嫂代女儿这样问候。
艾书一头雾水:“怎么就喊起幺姑爹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按习惯,要过门才这样称呼。这件事,‘八’字不见一撇。不说过去婚姻要三媒六礼,三回九转,就按现在简单程序是要的:提亲、见面、允口、认亲、订婚、送婚期、结婚。这些程序一个没有,就被喊起幺姑爹了。”艾书这样想没有说出口。
艾书正在发呆时,一个女生出声了:“大嫂,我去割点瓜叶,火上有锅,你经优倒。”艾书一转眼:这不是于一吗?她一晃而过。艾书觉得不行!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