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6章 峰沟学校(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话说艾书腹痛吐泻,闹腾一夜,勉强进入梦乡,即见一条大恶狗追着他跑,一回头捧在一扇门上,疼的醒过来。惺忪的眼睑使劲才睁开,见得已是黎明。养养神,打定主意去新岗位报到。父亲早已起床,上山把家传寒药挖回来熬好,倒了半碗给艾书喝下。母亲昨天听儿子说,从家到学校有60里,且从来没有去过,要吃早饭好赶路。早饭已做好,还特意用新包谷磨浆,蒸了几个粑粑,说带在路途,饿时当晌午。

平时胃口很好的艾书,只吃了半碗饭,就吞不下去了。

艾书把生产队预支的钱,拿出3元给爸妈,自己留下2元备用。爸妈坚持不接,说人在异乡无钱不行。艾书说从现在起,每月9号领工资,就有钱用了,要爸妈不要焦心,爸妈才勉强收下。

艾书的行装:行李还是从大山脚搬回的那个包,即油布包裹着一条被子、一条灰毡、一个谷糠枕头;书籍有《容易读错的字》、《容易用错的词》、《容易写错的字》、《书法常识》、自抄《笠翁对韵》(千家诗附录)、《怎样合辙押韵》、《算术问题解答》、《四角号码新词典》、《文字异议异谈举例》等各一本工具书以及《速记教材》一套。衣服:两套单衣。把一套蓝色、半新、洗净的脱下来叠好,换上另一套上衣肩膀、衣领、袖口、手肘拐,裤子屁股、膝头打有补丁的旧衣服穿上,上衣,外加一个用旧衣服缝补多层,劳动时穿的无袖披肩。

书籍、衣服和一双反帮皮鞋,刚好装在竹片编的背篼里,面上放着油布包裹。整个行装不到30斤。不过刚生过病的艾书背起刚走了10多里路还是出了汗,觉得有些累,把行李蹬在区供销社门口的石坎上休息。天气暴热,为防暴雨,艾书花一元钱在供销社买了一把红色油纸竹架伞。这是艾书第一次购买高价雨具。

一位年轻女生看着艾书,迟疑了一会后径直向他走来。“你今天要去那个峰沟学校报到开学吗?”她细声细气地问他。他望,还没开口回答,心里在思忖。这是哪位姐妹,是在哪里看见过啊?她继续说:“我没去过那个地方,但我们街上有两个专门给那个供销社运百货,三天一个来回,今天交货装货,明天天不亮就出发运去,后天把那里收到的农特产品运回来,大后天又交货装货。据他们说,到那里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从莺咀顺马路走到白岩,再从白岩走小路翻过那道山到那里,有50多里。一条从莺咀走6里马路,从红林下小路,经过烂石窝下水,过猫儿坝、才到陡峭沟。从这条路比从白岩去近10里。但没有走过的人第一次去要问路,不然错走一弯,又要转头10里。你以前去过吗?”“从来没有去过。”他回答。她说:“没有去过的话,是容易走错的。不如明天与这运百货去的三人一道。”他说:“不行、不行,领导上规定的是今天必须报到。”她打量着他说:“随你吧,反正一路上要小心,多问路。”

她走开了。艾书背起行李,一边走一边想,她是谁呀?她、个子比一般女性略高点,年龄应比自己小些,长圆脸,面容不黑也不太白,两根长辫搭在肩上。我前天才分的工,她就知道了。又没去过那地方,却对沿途地名打访并记得清楚。是哪个远房姐妹?他实在记不起来。

按那姑娘的提示,艾书走了三公里后,在红林下公路走小路。离公路几十米小路是大姐家。大姐家房门上挂了锁,可能是出门去了。艾书只得背着行李继续行路。下坡、爬坡、过弯、涉水,约个多小时,到了下水,肚子也感觉有些饿了,想吃东西了。艾书蹬下行李,选个石头坐下,稍事休息,从背篼里取出妈妈给准备的包谷粑粑。这冷粑粑比较硬,哪有火来烤软烤热呢?只得咬点细嚼慢吞。吃了一个后感觉精神好多了,也思量着下一步这路怎么走?正犹豫时,从左面山上来了一个中年男人,艾书急忙打听:“老乡,到峰沟的路怎么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