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感叹,可译为‘啊’‘吧’。”
艾书又写了一个“焉”字,说“请大家同学们注意,这个焉字是上‘正’不要认错写错了噢。”
“这个词用在句首和句中是介词和代词。用在句尾是语气词,同现代的‘了’‘呢’。用在句中,表示句子停顿。”
艾书再写了一个“者”字。他说:“这个‘者’字用处也是很多的,既作结构助词又作语气助词。‘者’单独使用是没有意义的,附着于动词、名词结构后,称代人、事、物相当于......的人(事)或......的。”
艾书边写边念:“最后一个字‘之’字。这个之字,弯弯拐拐,绕去绕来,它的用途是文言虚词里最多的一个。简单说来,一是之作第三人称代词,称代人、物、事,可译为‘他’、‘她’、‘他们’、‘它’等。二是指示代词,相当于现在的‘此’、‘这’等。三是语气助词,‘之’在句末,无实际意义,可不译出。四是结构助词,用在句中,相当于现在的‘的’。”
“天黑了,我没有饭给你们吃,没有地点给你们住。散了!”
艾书一句结尾语,同学们“噢嗬,走了!”奔出了教室。
一个民校教师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