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好。”
厉斌诧异地看了一眼儿子的右手,并未多说,很干脆地点头道。
试投进行中
按照厉斌的要求,首先测试四缝快速球。
“内角偏高。”
咻!
砰!
“外角偏低。”
咻!
砰!
“内角偏低。”
咻!
砰!
“外角偏低。”
咻!
砰!
右手投完1组球后,
厉斌脑海一闪,光屏出现
“
四缝快速球
球速58迈
控球30
球威46
变化49
”
坦白说,
这组数值算是相当感人了。
“嗯,刚刚开始能有这个表现,也算不错。”
厉斌心中挺乐观。
“斌,投得真好!真的让我很吃惊呢。如果再坚持训练一段时间,恐怕还真的让你如愿以偿。”
厉言笑咪咪地鼓励。
这句话,
亦真亦假。
在厉言看来,厉斌右手的表现,距离实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能否坚持下来是一个未知数。
关键是,
越往后,学业越来越重。
而如果不是要往职业方向发展,大多数人都不得不在棒球和学业之间做出明智地选择。
届时,厉斌恐怕也会发现自己面临抉择。
不过,
这些话,厉言藏在心中并未说出口。
他尊重儿子的选择。
无论相信还是质疑,厉言一如既往地选择了站在儿子身后默默支持。
而这一点,
大概率是儿子的年纪进入叛逆期后,父子关系依旧十分融洽的关键因素吧。
“谢谢老爸。”
厉斌很开心。
厉言走到放置笔记本电脑的小桌前,看了一眼图像传输进度,抬头招呼儿子。
“斌,过来看视频吧。”
“斌,这个内角偏高的快速球,你投进了4号格,如果再高一些投进1号格内就好了。”
“嗯。”
“你看,这个外角低球处在8、9号格之间,干得不错!下一次如果能进入9号格右下角那就更棒了。”
“明白了。”
一番回顾总结后,第二组试投开始。
这一次,
厉斌提出测试滑球。
这段时间,
为了训练手感,他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右手总是球不离手。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手指适应不同的握球姿势。
这其中,
四缝快速球和滑球就是厉斌重点练习的两个握球动作。
“内角高球。”
咻!
砰!
白球失控,并未击中作为好球带的白纸板。
“外角低球。”
咻!
砰!
白球过低,还是未能击中白纸板。
结束1住试投,厉斌脑海光屏一闪,一组数值显现在光屏中。
“
滑球
球速56迈
控球30
球威41
变化42
”
“系统,控球为什么没有具体数值?”
厉斌有些困惑。
“低于30,也就是说你这个球种的掌握程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