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赚到钱后,从香港汇钱过来,家人可以去银行领钱,顺便领回相应金额的侨汇证。
当然,钱在香港汇出去的时候是港元,内地银行领回来的,自然是人民币,这里面也有汇率标准的,几乎每年都不一样。
侨汇证这东西,说白了和外汇券有点像。
不过,前者流通量很少,和后者不在一个数量级,而两者所处的时代更不一样,前者活跃在改革开放前,之后,就被1980年开始流通广泛使用的外汇券取代,最终到95年才停止流通。
见林晓光一点也不惊讶,钟文璋便知道,他清楚侨汇证这东西的存在,随后一想,也不觉得奇怪了。
事情说完,饭早已吃完,也到离开的时候。
结账的时候,却发生一件趣事。
钟文璋自诩他做东,要结账,可傅青桐却让林晓光付钱,理由是他今天赚了钱,赚了很大一笔钱,比在坐的所有人全部身家加起来都多,所以必须他请。
林晓光就奇怪了,这傅老师和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怎么就一副打土豪的样子。
他忽然想到今天过来之前,她看着他的奇怪眼神,和莫名其妙的笑容,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他买单。
“买单就买单吧,今天赚钱了,无所谓。”
可到最后,还是钟文璋执意结账,用他的话来说,他一个有正式工作的小职员,一个小资产阶级,而林晓光一个穷学生,一个无产阶级,没理由让无产阶级请资产阶级吃饭。
“下次,下次,下次你请。”
见他这样客气,林晓光便很舒服,文哥这个人,果然礼数周到很有情商。
这一顿饭吃下来,花掉三十多块钱,比一些人工资都高,也就是说,放后世,这顿饭差不多要吃起码五六千。
这让林晓光暗暗咂舌,刚刚还以为自己算个有钱人。
有钱个屁呀,一千八百人民币,顿顿吃北平烤鸭,一个月都撑不下来。
于是,他打定主意,再接再厉,继续抄书赚钱。
回去的路上,他们四人一起,尽管钟文璋不同路,但天都黑了,一男二女的,林晓光还没成年,他不放心,执意要送三人回学校,他们便没有拒绝。
抵达北大东门后,林晓光要送杨蓝回寝室,不得不与钟文璋二人分别。
看着两人一同离去,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林晓光那叫一个蛋疼,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女人和兄弟似乎也是一样。
他本来和文哥聊得挺愉快的,这会儿目送文哥送傅老师回去,他心里便有些发酸。
男未婚女未嫁的,不管他俩有没有谈对象,但谁知道文哥对傅老师有没有意思,或者傅老师对文哥有没有意思,两人中无论哪一方有这个想法,这对他来说都不是个好事。
“大学不能搞对象,最起码我还要等三年多啊!”林晓光望着明月无语凝噎。
黑夜中,杨蓝抓着他的衣角,隐约听到他在叹息,不由追问“表哥,你刚才说啥?等什么三年?”
“我说等你三年,我们一块去美国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