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会顺利。”
他自言自语着坐上车,前往薄扶林道的劳拉家,八点半准时抵达。
这时,劳拉刚好吃完早餐准备出门,二人会和,然后两人,准确地说是四人,道格拉斯和劳拉,外加林晓光,还有一名开车的司机,四个人坐在黑色的宾利上,直奔港大。
港大就坐落于薄扶林道,和劳拉家距离很近,步行过去很方便,林晓光也不知道为什么史密斯夫妇还有坐车过去。
很近的路,几分钟就到,车子开进校门,门卫直接放行。
宾利一直开到本部大楼楼下,三人一起下车。
文学院就坐落在本部大楼内,校董会也在其中,三人就此分开,随后他被带领着去一间教室,推门而入,进去一瞧,里面没有一个人,劳拉让他在后面找个位置坐下,嘱咐一句,然后就走了。
林晓光拿着论文,安静地等待着,九点还没到,四位教授陆续过来。
这四个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两个老外,两个华人,最年轻的都有四十多,老的头发都白了,两个老外都是英裔,华人中还有个混血,最后一个倒是纯正的炎黄苗裔,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外黄内白。
英菲尔德是主答辩教授,埃文、霍尔和张教授是答辩委员,劳拉并不在答辩委员会中,林晓光只知道这些东西。
九点一到,他主动走上讲台,微微抬头,一一扫视着坐在阶梯教室的四位教授。
然后,他开始用英语发言,先做自我介绍:“尊敬的教授先生,您好,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生林晓光……”
他还没说完,下面一个略为年轻的混血教授霍尔,就粗暴的打断他的话:“你的来历我们都知道,就不要多说了,我们时间比较宝贵,直接进入正题吧。”
林晓光没有理会他的无礼,看向另外三位教授,主动询问:“教授,是否开始正题?”
为首的一个头发花白的白人教授英菲尔德,面色古板,没有点头,却问:“你的英语带有美国加州腔调,是去过加州,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我从小学英文,英文老师是从加州华人街回来的。”林晓光解释。
“这样啊!”英菲尔德点点头:“那就开始吧。”
林晓光这才开始。
“首先,我将才1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讲述论文的标题——《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详细地就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作出介绍,并谈论自己写作论文的体会。”
这一次,倒是没有任何人打断,霍尔教授没有,英菲尔德教授更没有,张教授也没有。
林晓光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
十五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在他讲述期间,一直没有任何人插话,直到答辩者概述论文环节结束,开始最为重要的一环节,答辩老师提问。
这才要见真章了,那可就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