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皇帝这是第一次知晓江西、江宁二府的收税困难。

在打败南唐之后,他得知两府一年能收六百多万石粮食和钱财,瞬间乐不可支。

这可抵得上岭南三府,外加湘西、荆南、长沙六府,以二敌六,而且在人口、经济上形成碾压状态。

除了两川,别的都只能拜下。

结果,详细了解一下,这还只是没有深入,真正的深入一下,翻个倍应该差不多。

江西、江宁,人口三百多万,如果算上被隐秘的人口的话,起码也得四百万,一年两收,六百万石粮食,人均一石半,但许多大户阡陌纵横,这样一算,肯定是收少了。

“转运使司衙门必须用点力气了!”李嘉皱起眉头,他感觉,这些遗漏掉的钱粮,就是从他的口袋里偷走的,分外的难受。

宗族、地形、官吏。

这是挡在赋税之上的三座大山,必须给搬掉。

古代王朝,其强调的根本,就显著的标志,就是赋税的多少。

比如,明朝洪武初年,年入粮食三千万石,到了永乐,就是两千多万石,到了万历,只有一千多万石,赋税呈断崖式的下跌,从而显示王朝的崩溃趋势。

况且,我这边要说一下,古代收税,并不是像拿着鱼鳞册这种土地登记表,然后按图索骥去收税。

真正意义上的实行全国田亩统计,几千年来,只是在明初,洪武年间实行过,之后几百年,也从未真正意义上的勘测过。

并不是所有的皇帝,能有朱元璋这般的魄力和能力。

比如,李嘉看到的收税,转运使司衙门从来不报有多少田地,只是呈现出总数字,比如哪个府多少万石等。

来到这个世界好几年了,也当了好几年的皇帝,李嘉还不知晓自己统治下的朝廷,有多少田地,只知道个大概的数,约莫一百来万顷,人均一下,每人十亩。

所以,朝廷收税,依赖于地方官吏,能力强的,地方豪强低头,收税就高,能力弱的,收税就低。

而朝廷的赋税,每年都不一样。

这就显露出李嘉设立转运使司衙门的高明之处。

因为地方官吏首要的任务,就是安稳地方,再是治安、教化,然后才是赋税,税少了,就说藏富于民。

但转运使司衙门不一样,那些官吏们升官,只有一条,谁收的赋税多,就升官,赋税少,就撤职,征收赋税的多少,决定前途。

虽然不可避免的有苛刻残酷的地方,但牺牲些许利益,让朝廷钱粮丰富,又算的了什么。

“臣以为,江南地区的赋税增长乏力,就是因为地方实力强劲,陛下可仿汉制,迁徙地方豪强入湖南,从而一举击破其顽固!”

胡宾王见到皇帝动容,立马乘热打铁,诉说道,一脸严肃诚恳。

“这……”闻言,李嘉愣了,又敲了敲其二十来岁的模样,这才想起其年轻气盛。

年纪比我大,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呢?

“不急于这一时!”皇帝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迁徙地方豪右,这是汉朝贯用的招数,就是为了中央集权,再添加关中的人口,后期之所以放弃,一则是皇帝权威的下降,二来是关中人口负担太重,粮食不够吃。

明初时,朱元璋也曾把江南的富豪,一股脑的迁徙到了老家凤阳,准备兴建中都,以至于清明节上坟,这些富豪只能伪装成诗词回家扫墓。

但,这种政策,好是好,就是目前的时机不适合。

说白了,还是大唐的根基太浅,刚占据江南不到一年,一切以安稳为要,等到统一天下,亦或者根基稳定了,就可以实施了。

如今要是这么做,江宁、江西肯定大乱,维稳的成本高昂,而且还会给中原机会,得不偿失。

“这样吧,我从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