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战略(3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上也陡然恢复了镇静之色,眼神露出丝丝坚铮,厉声道“好,接下来我们回到刚刚的问题。”  “你刚刚所说的东御孙权,南连士燮,以及北抗曹贼,平儿可否细细为我诉说下荆襄目前的状况?”  “当然如此。”  “叔父还请稍等!”  一言既出,关平沉吟了好半响,组织了下语言,便说道“以目前的局面来说,由于去岁的北伐,父帅水淹七军以后,曹军精锐损失惨重,全军上下皆军心低迷。”  “不仅如此,由于连日连夜的攻城,曹仁所部建制也基本上被打残!”  “现在曹军在荆襄的军力部署也处于空前虚弱的状态,唯有徐晃、满宠等众率一万精锐屯军宛城。”  说罢,他言语顿了顿,望了一眼诸葛亮,遂继续拱手解释着“叔父,南部的士家,早在年初时,曾屯驻苍梧的吴偏军裹挟士燮出兵犯我州郡,这也在我和黄将军的领导下将之彻底击溃。”  “吴军败退,退回江东境内。”  “我军却是趁机接收了苍梧郡,并且成功逼迫了士燮屏弃了对孙吴的依附,转而与我方和谈。”  “至于东部的江东,因早在先前的两场大败,境内治下也已经不稳,孙权至少两三年内,是已经无法再有余力再度侵犯。”  “故此,小侄的打算才是,东御孙吴,以小股兵力分为巡逻卫士,整日撑船游曳于江面上巡查沿江烽火台的动向,烽火台的情况每日都要牢牢掌控在手中。”  “随后在南部的交州方面,我军也可以苍梧境内陈兵边境,随时威胁吴地的庐陵等郡。”  “唯有如此,我军在率众北伐时,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吴军在背后大搞小动作。”  “不知叔父以为此策如何?”  说罢,关平暗自思索一番,沉声道。  实际上,蜀汉一方一旦占据了荆州,便不能在继续东和孙权,而是应该东御。  毕竟,荆襄是何地?  这可是完完全全的占据了长江中下游的地区矣!  须知,从江陵顺江东进建业,不过是短短两日的功夫罢了。  荆襄便是江东的门户所在。  蜀汉占据荆州,孙权又岂会心安?  以他的习性,偷袭是早晚的事。  之所以之前关平并未提出东御,并不是未想到,而是时机问题。  时机未成熟!  东御江东,有个前提条件。  那便是必须要全据荆襄之地。  可在去岁所发生的荆州守卫战之前,他们与东吴是平分荆州数郡的。  甚至,湘水以东等大片地区都处于孙吴的统治范围。  可以说双方据江对峙,距离隔得极其的相近。  这种条件下,孙吴想要偷袭,是极为容易的!  因为如此短的距离内,而且毫无缓冲要地,压根就防不胜防!  故此,东御江东的战略规划便一直潜藏于关平心底。  直到如今己方重新夺回荆襄数郡,全据了整个荆州以后,才把这则计划给提了出来。  只不过。  在提出这则战略时,关平的内心也是极其忐忑的,他深怕诸葛亮会表示拒绝。  毕竟,东御江东这本身就是违背了隆中对。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乃是东和孙权。  和与御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却是完全的两个概念。  一个是诚心联盟,一致对外,和平共处。  另一个却是各怀鬼胎,相互防备。  当然,关平此时提出以后,却也被诸葛亮的果断给愣住了!  他没想到,诸葛亮竟然没有回绝。  沉吟半响,好似是早已看穿了关平内心所想,他不由摇着鹅毛羽扇,面带笑容道“平儿,估计你如今内心会极其疑惑吧?”  “东和孙权乃是当年在隆中时,我为主公所筹划的战略规划,为何如今就轻易的自我推翻了呢?”  “平儿你肯定是在疑惑这道问题,是否?”  “是的!”  “还请叔父解惑。”  话落,关平也未犹豫,拱手直言道。  听罢,诸葛亮沉思半响,轻声细语着“平儿,这便是天下间的大势。”  “你身为一员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将领,应当知晓,战机稍纵即逝,任何时候都有意外发生,那时节作为主将都需要因时而动,对否?”  “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