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17章:你说你不走了。(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是公事,于允文都非常的乐意。

二人下午还要当值,有菜无酒,以茶代酒。喝得不亦乐乎。

日常生活中,于允文不是个多话的人。这次也一样。基本都是刘法眼在说,给于允文介绍杭州的风土人情啥的,话赶话的聊到了林侍郎。说林侍郎不是杭州人,是个言而无信的王八龟死无赖,借他三万两银子,迟迟不肯还。

刘法眼是个爽利人,最不喜绕圈子了。可是,向比他低七级的下官请教问题,也太没面子了些,何况自己又比他大两岁。

所以,若是有人说话得罪了你,他说我说话就这样,直性子。别理他。直的性子,那要看对谁。若是有心的对待某一个人,再直的性子,都会拐弯。

于允文听到林侍郎这个名字的那一刻,就知道了,这才是刘法眼此行的目的。遂热心地问道“因为什么事,他借您的银子?”

答案是刘法眼提前想好的,他小声愤愤地说“两个多月前,安庆府一个来京告御状的猎户,刚进杭州城,就遇到了小林大人。小林大人是御前的人,非但没告诉圣上,还把人弄了个半死,扔进城南的大沙河淹死冲走了。尸体被人发现报了官。

由于有人认出是来告御状的,杭州府就把这案子移交给了刑部。林大人知道了是他儿子干的事,跑来跟我说,愿意出三万两银子安抚猎户家人。我想着同僚嘛,要相互帮衬,东挪西凑了三万两,把那家人打发走了。”

刘法眼两手一摊说“这个林王八,一日推一日,直到现在也没给我钱。这三万两都是我借来的,别人催着我还呢。”

小林大人是宋羿。事是真有这事。实际情况是,刘法眼查到是宋羿干的,把证据抹了,案子一直悬而未结。前几天,他跑到林侍郎那里说猎户家人来杭州了,需要安抚。孤儿寡母的怪可怜,要三万两银子摆平。

于允文虽然来杭州的时间不长,入官场才三日,但对朝堂上重要官员的关系,还是十分清楚的。

刘法眼是大皇子一伙的;林侍郎是秦太师一伙的。两伙人势同水火,鬼都不会信刘法眼会帮衬林侍郎;鬼也不会信,安抚一户人家需要三万两银子。三百两都顶了天。

不过借银子的根源搞明白了。刘法眼因为宋羿的那件事,向林侍郎要三万两银子。

于允文稍稍思索了一下,确认两个问题“安庆府是秦太师的老家是吧?小林大人是秦太师的亲儿子是吧?”

刘法眼对他竖了个拇指“于大人消息灵通。”

于允文边想边说“我推测一下,那猎户告的人直接或是间接的与秦家有关,小林大人为了保护秦家人,把人弄死了。小林大人没钱摆平这事,刘大人您只好向林大人要钱。因为小林大人不是林大人的亲儿子,所以他不肯给。”

刘法眼急问道“然后呢?”

“您只得向秦太师要钱了。”于允文顿了一下说“这事的关键点,就看您故事讲的是否感人。讲的好,不要说是三万两,六万两也能要过来。另外就是要把小林大人按住了,别让他参与进来。”

刘法眼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阵子后,指着于允文连声说“你这人太坏了,太坏了,比我还坏。”

于允文没笑,也没接他这个话,而是问道“小林大人为什么要把猎户弄死?有什么仇?”

这个答案他没查出来,在宋羿那里也没问出来。但在下官面前,不能说不知道啊。刘法眼糊弄他“你刚不是说了嘛,为了秦家。”

于允文笑呵呵道“他若真会如此行事,圣上怎么会把他放到御前?”

轮到刘法眼不笑了,他迟疑道“连你都不信,秦太师会信如此说法?”

于允文缓声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尤其是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更是会相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