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你说我能过,我就能过。”
他说着一把抓起她的行李包,往自己车座子上一放,“走,我带你去回家去。”
张晓英摇头,“我还是自己走吧。”
“十几里的路,你自己走回去?背着这么多东西?你乐意,我还看着心疼呢。”
说完推着车子就走了。
张晓英犹豫了一下,只好从后面跟了过去。
两人考完试了也不太着急,就一边走着,一边讨论这两天考试的内容。对了一下题,似乎觉得都答得差不多,
这一路聊着也不觉得寂寞,不知不觉中十几里路就走完了。
快到村口的时候,张晓英道“你把包给我吧,这都到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薛藴拿着包却不肯给她,淡淡道“你这用完我就扔一边了啊?”
张晓英忙道“我不是这意思。”
这个时间正是下工的时候,村口人多嘴杂的,她不愿意跟他这儿多说什么。
薛藴却笑得极为适意,还伸出手去摸她的额头,“你这是怎么了?出了这么多汗?”
张晓英闪身躲开了,不过这个动作却被下工的村民瞧见,有人打招呼,“哟,是薛藴和晓英啊,这是考完了啊?怎么在这儿站着啊?”
还有那嘴欠的说道“瞧这小两口却亲密的,一起考试,还一起回来。”
张晓英气道“你们胡说八道什么?”
那些人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都嘻嘻笑了起来。
张晓英不愿意跟他们多说,紧跑几步,薛藴在后面跟着,低声劝道“你别听他们瞎说。”
张晓英没理他,心里隐隐觉得他是故意的,故意想穿出闲话来,故意让人误以为两人有什么关系。
而这么做的意图,也绝对不会是喜欢她,想必是拿她当枪使,对付张国梁呢吧?
几天之后,军队来接兵,王二壮也回家来了。
王二壮一回来,王家顿时觉得腰杆子硬了好多,就连王拐子走路都抖擞起来,逢人就说,“我家当军官的二弟回来。”
那模样像极了卖炊饼的武大郎,除了会炫耀自己有个会武功的弟弟,别的也没什么本事。
王翠兰刚成亲不久,自然要回去见弟弟的,她带着张晓清回门去了,说是在娘家住几天再回来。
杜大娘也没说什么,不过心里也觉得挺不得劲儿,张家和王家闹了几次,闹得挺不好的。现在张晓清送上门去,肯定冷言冷语少不了的。
杜大娘私下里跟张晓英抱怨了好几回,可是张晓清耳朵里听着,心却早就不知飘到哪儿去了,显然没把她的话当一回事。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娘,就是去家里看看,哪儿就会出什么事了?您操心也太多了吧?”
杜大娘心里有气,却也发不出来。
王二壮回家,心里最不痛快的就是张晓英了,因为这也预示着张国梁终于要离开码头村了。
她想跟他私下里说几句话,不过往张家跑了两趟,张国梁都有事没在家。
张老汉对她并不怎么友善,一看见她就冷嘲热讽的,她两回想进门都没进去。
这还不算什么,最要命的是村里有关她和薛藴的事,开始有人胡传起来。
说她和薛藴举止亲密,经常打情骂俏的。还说她脚踩两只船,和张国梁定了亲了,还和薛藴私下里来往着,简直是不要脸。
张晓英也不想往心里去,可那些人造谣的太厉害,明明没影的事,都说出了七八分。有那缺德的,说什么要是搁在古代,她这样水性杨花的都该浸猪笼了。
说到后来连杜大娘都忍不住问她,“你到底跟薛藴什么关系啊?”
张晓英也特别无奈,一个劲儿解释说自己跟薛藴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