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从连忙将大把铜钱和糖果洒向孩童,引来孩童们的争抢。 队伍终于来到了薛府门前,只见薛府大门紧闭,郭映摆摆手,让鼓乐停下,他上前清一清嗓子高喊道“队伍到来,敬请开门!” 下面便是一段老掉牙的求门对答 “来者何人?” “新郎郭宋!” “来者何意?” “迎娶新妇!” “欲往何地?” “新婚洞房!” “未来何期?” “夫唱妇随,萧瑟和谐,早得贵子,尽享天伦!” 大门打开了,鼓乐声再起,众人涌进了薛府之中 但这只是第一道门,真正的求门难点在第二道门。 第二道门在中庭,中庭大门关闭,上面贴了两张宣纸条幅,丫鬟阿秋笑吟吟站在一旁,手中拿着笔和墨。 郭宋走上前笑道“这又是什么难题?” 阿秋抿嘴笑道“姑娘说上元夜忘记让姑爷写诗了,现在要补上,要姑爷写两句关于上元月色的诗,但诗中又不准出现月字,要姑娘满意了,姑爷才能进门!” 郭宋有些发怔,上元节的诗都是写花灯,哪有写月色的,这要他怎么怎么写? 梁武见郭宋发怔,心中急了,连忙低声道“要不我去找个先生写两句?” “不用!” 郭宋心念忽然一动,有办法了,反正是写月色,管它是上元节的月还是中秋节的月,反正是一个东西。 老苏啊!为了我的姻缘大计,只好对不起了。 郭宋提笔蘸了一点墨,在白纸上写下两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把笔放下,笑道“拿去交差吧!” 阿秋连忙揭下条幅飞奔进门,她却忘记关门了,郭宋半晌无语,这还关门不让人进呢! 只是男方家人不好意思推门而入,只得在外面耐心等着,片刻,阿秋笑吟吟拉开大门,“欢迎姑爷进门!” 众人涌进中庭,薛勋上前笑着和众人见礼,又让仆妇给大家准备点心和糯米鸡蛋羹,薛勋又将郭宋请入自己书房稍坐休息。 薛涛已经打扮好了,她头戴宝石金凤冠,乌黑如云般的秀发中横插一支名贵的白玉钗,斜一支翠羽簪花步摇,她面如桃花,肤若羊脂,一对秀眉又细又弯,双眸如潭水般深沉,闪烁着黑宝石一般的光泽,身上穿着新娘的宽袖长裙,唐人结婚讲究红男绿女,所以新娘穿着绿色绣金色牡丹的大袖罗衫,下穿大红色六幅织锦宽裙,显得格外的富贵华丽。 雪白的胸前挂着一串极其名贵的七彩宝石金项链,手腕带着镶金玉镯,她这一身新妇打扮,在她温婉的气质中平添了几分华贵之色,更显出她国色天香的姿容。 薛涛并不像别的新妇那样激动或者伤感,她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在她面前的桌上放着两张条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令她秀美的双眸中充满赞赏,只是这两句诗更适合中秋之月,但无论如何,这两句诗堪称绝句,相比之下,自己的诗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这时,外面的鼓乐声响起了,这是催妆之乐,告诉新娘,出发的时间快要到了。 现在差不多快要下午三点了,一般出嫁夸街的时间要长一点,几乎要绕长安城一圈,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主要是给女方家人赶去新房留足时间。 这样算下来,到曲江园宅就差不多五点钟了,天色已到黄昏,正是举行婚礼的时间。 这时,韩氏走了进来,坐在女儿面前笑道“马上要嫁做人妇,以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不多了。” 薛涛忽然有些伤感起来,低声道“娘,你们再养一个孩子吧!要不太寂寞了。” 韩氏点点头,“我和你爹爹商量好了,你爹爹就算娶妾也未必能生得了孩子,我们打算抱养一个婴儿,视为已出,养大后给我们养老送终,事实上,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孩子。” “哪里的孩子?” “你大伯的遗腹子。” “大伯?”薛涛愣了一下,她知道父亲有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和父亲关系一直比较冷淡,基本没有往来,去年夏天病故了,他居然还有遗腹子? “是你大伯和一个歌姬生的孩子,那歌姬一直养在外面,家族也不知道,她去年十月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