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里几桌宴席都差不多摆好了,今晚的年夜饭因为杨怀仁刚回家才没亲自下厨,不过羊乐天的手艺也不错,摆出来的都是随园里的十几道口碑上佳的好菜。
菜式其实都也不算奇特,大都是杨怀仁教出来的,不过有一点还是反应出了年夜饭和寻常宴席的不同。
宴席上各色的干果盘就不必多说了,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守岁,零食和小食自然在宴席上的分量显得特备重,杨家的零食干果就更多种多样了,看看就让人胃口大开。
各色风干的果脯,酸酸甜甜开胃的话梅,炒得焦黄的麦芽糖,辣味或者甜味的牛肉干,做成了孜然羊肉味的豆干,当然还有不同味道的瓜子和花生。
院子里点燃了篝火,听年长的人说,这是一种传统的风俗,叫做“庭燎”,就是在院子中间点燃一大堆柴火。
小孩们可以往火堆里扔竹竿,竹竿在火苗的炙烤下,爆开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用来驱邪辟鬼。
这也是“爆竹”一词的来源了,当然到了宋代,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用在扔竹竿了,取而代之的是燃放各种各样的烟花和鞭炮。
不过这个风俗还是保留了下来,院子里在大年夜里燃起火堆,火焰把整个院子照亮了,喜庆的同时也让人们觉得心中敞亮。
大堂的门口摆着一张供桌,桌上放着几个盘子和一个香炉,盘子里装的是五谷、果子、蜜饯以及五色纸钱。
这些都是迎神用的,把这些放在家门口,百姓们愿意相信各路天神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下凡的时候,见到各家对他们的供奉,便会挑选虔诚的好人家,然后进门对这家人进行祈福,给他们带来来年一整年的好运气。
另外还要在进门的门槛处摆一个小盘,盘里只摆了三样东西,分别是一段柏树枝,一个柿饼,还有一个橘子。
这三样东西也是用来祈福的,合在一起的谐音便是“百事吉”,让进进出出的家人和初一来上门拜年的亲戚邻里以及友人从此跨过,嘱咐大家能在新的一年里百事皆吉。
正餐还没有开始,杨怀仁便聚拢了他的诸位兄弟们,还有家里几位掌柜和管事,先用这些零食喝起了小酒。
女人们呵呵笑着,聚在另一边拉着家常,同时也不忘手上包着饺子。
杨怀仁斜眼瞅着她们包饺子,真觉得她们手艺还不如他的好,这其实也不能怪她们,包饺子和干其他的事一样,也是熟能生巧的。
以往家里条件还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也只是过年才能包点饺子,平时哪里有这样的机会让她们练习?
所以她们的手艺还不那么熟练也就不稀奇了,杨怀仁倒是相信,用不了多久,她们每个人包饺子的手艺,起码都要超过他的水平。
杨母和李妈妈包出来的还算是有模有样的,其他几位,就真的包的各式各样奇形怪状了,莲儿包出来的更像是馄饨,韵儿包的则是因为用力过猛,反倒常常漏了陷儿。
虞美人和归鸿更是第一次干这种活,心里是觉得新鲜和幸福的,可手上的饺子就惨了,被她们捏得惨不忍睹,看来高强的武功到了这里,也派不上用场。
二丫头本来还想好好跟着娘学的,可后来怎么都捏不紧一个饺子皮,懊恼之下索性不用饺子馅儿了,直接拿了几个糖球往饺子皮上一放,然后双手把它搓成了个面团,可谓开创了糖球馅儿饺子的先河了。
两个婴孩儿闹腾了许久都累了,这会儿已经在摇篮里睡下了,小鱼儿还是吐着泡泡,大官则睡觉打把式,不时的挥一挥小拳头,踢一踢小腿,好似在梦里还不忘修炼功夫。
不过他们也睡不了多久,待会儿庄子鞭炮声一响,又得把他们吵起来,不用想,也能猜到到时候这俩宝贝又得大大的闹腾一番。
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