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之所以对他这么敬畏,是看在他背后的端王份上。
所以何季面对洪光丙的态度一向不怎么强势,即便不满也都是敲打为主,不能也不敢对洪光丙肆意责辱,否则真惹急了洪光丙,端王那他不好交代。
所以,何季心里再是对洪光丙腹诽,明面上却是温声为其解惑。
…………
“事情是这样的。”
何季抬手往下压了压,示意洪光丙不要紧张,然后自己将事情娓娓道来。
“英老国公一生只有两子,长子早逝,十七八岁就没了,次子就是英国公先世子。
这位世子爷,没有继承父亲的英雄气概,一辈子庸庸碌碌,前年因病去世,不过,世子自己虽无过人才德,但生下的儿子却个个有祖父风采。
曹家三代共有八子,不分嫡庶,皆列远字辈,名字则由江、河、湖、海、波、浪、潮、涛八字依次而排,想顶你位置的曹家老六,就叫曹远浪,现在九门提督府任五品杂号,在曹家八子中算是中上。”
“中上?五品还是中上?”
洪光丙吃惊的打断了何季,眉头紧皱“我曾听闻老国公当年一心侍奉太祖,一直到三十二岁才成婚,以老国公现在的年纪推算,曹家孙辈最大应该不到四十吧。
五品中上,那第一岂不是混到了三品的四平四安。”
北晋军制,武将之首是大将军,正一品,其下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为正二品,再往下是禁军大统领和九门提督,从二品。
这七个人也是军方顶级大佬,位同文官中的左右二相、六部尚书,以及御史台御史中丞,满朝文武群臣,只有这十六人身着朱红官。
(北晋朝制,朝臣只有一二品的官员能穿红袍,而勋贵,则是国公位才能穿,皇子亲王无碍)
武将七大佬之下,就是四征四镇(正三品),四平四安(从三品)这十六位高级将领,现在北晋在各地镇守的大将,一般都是这个级别。
别看洪光丙身为四品总兵,似乎离四平四安这一级别很近,但实际上,一般情况下,四品很可能就是九成九北晋武将的天花板了。
很多人一辈子的都卡在四品位置上不得寸步,直到死了,朝廷可能酌情给你封个三品官,但那时人都死了,给一品也没用啊。
这也造成北晋朝一个很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武将立功,封爵容易升官难,甚至出现了堂堂侯爷是四品武官的笑话。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加上顶尖那七个,三品武将一共才二十三个位子,可北晋的四品武将有多少呢,先不说几十个府的总兵,光是四品杂号将军,拢打拢算也有上百个了。
一百多人争二十三个位置,狼多肉少,更别说这些武将个个身体强壮,通常一坐就是几年几十年的不挪窝,等这些四品武将熬死上司,打倒了同期对手,好不容易有了希望,下面的五品也升上来了…………
与之相比,文官就好多了,六部五寺御史台正职副职一大堆,虽不够大家分的,但总有希望不是,更不用说文官互相之间倾轧严重,隔段时间就会空出些位置。
如此一看,北晋武将喜欢抱团也未尝是一件好事ーー
…………
武将三品难升。
身为武将的洪光丙自然心知肚明,也因此,他才会对何季口中五品中上那么敏感。
毕竟五品中上,四品也就是上乘了,依次类推,曹家孙辈第一很可能是三品的四平四安,四十岁不到就跨过很多老军伍一辈子都踏不过去的坎,洪光丙现在这个反应已经算是克制了。
何季为官多年,自然很快看出洪光丙所想,顿了一顿“曹家老大曹远江,今年三十八岁,去岁刚刚被提拔为平西将军。
不过伯言也不要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