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两军对峙燕然山(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断,跑步校场集合,快速排列队形。三次点卯锣毕,折冲依次汇报。  确定没有疏漏,哥俩确定眼神,正式宣布行军。依旧骑兵带路,斥候探查敌情,距贼军二十里,部队暂停行军。仁贵沉吟片刻,淡淡吩咐武康“武副总管,此处结阵。”  武康应诺接令,楚神客打旗语,命令层层传递。校尉队正嘶吼,卫士火速行动,按照之前演习,快速排兵布阵。脚步夹杂吼声,战马嘶驴叫唤,令人热血沸腾。  仁贵研究阵型,武康研究武器,老薛用的兵器,传说中的画戟。也没那么神奇,长矛镶半月刀,矛戈的结合体。战戟这种武器,自秦汉以后,已经被淘汰。到了隋唐时期,不是战场武器,而是宫廷礼器。  战场上的武器,讲究简单克敌,注重经济实惠。战戟消耗的铁,比枪矛槊更多,锻造成本更大。春秋战国时期,战戟配合战车,战车被骑兵淘汰,战戟也随之淘汰。  虽不是主武器,却是杀人利器,可砍可钩可削。放眼整个大唐,武将用的兵器,大多是长马槊。只有两个奇葩,武康用千牛刀,薛仁贵用画戟。  想到影视剧,武康浅笑道“仁贵兄的画戟,据说来之不易。有次你去绛州,路遇吃人毒蛇,你要为民除害。三丈长的巨蛇,见到你转身逃。你穷追不舍,追至某个山洞,发现兵书四卷,以及方天画戟。”  薛仁贵懵逼,很快翻白眼“哪有这么邪乎,这杆方天画戟,是我家传武器。先祖遗留戟法,我便照着练习。画戟比马槊重,我天生力气大,才能得心应手,也没什么兵书。”  武康笑而不语,你在影视剧里,被吹成了薛神。仁贵突然靠近,小心翼翼的说“你师从苏将军,苏将军师从卫公,卫公是大唐军神。他的很多兵书,被圣人锁内库,我等梦寐以求。不知变之贤弟,有没有得到”  话语戛然而止,薛仁贵很尴尬,纠结片刻继续“变之切莫误会,我没觊觎之心。太宗和圣人,管兵书极严,卫公的兵书,不让人翻阅。侯君集拜师卫公,卫公不敢深教,不知苏将军”  武康浅笑“老师教兵法,向来不保留,我受益颇深。不过很可惜,北击颉利后,老师被冷藏,人也不在京城,不能继续学习。他从卫公那里,学到的并不多,我知道的也不多。”  说到这里,打定主意,以后媚娘掌权,求赐卫公兵法,到时好好研究。见仁贵很遗憾,凑过去小声说“我摆的军阵,也是恩师教的,据说源出卫公。薛兄仔细看,等摆好以后,请指点一二。”  老薛十分惊愕,立刻瞪大双眼,全神贯注观看。随着时间推移,阵法渐显雏形,分中军和六厢。武康从旁指点,老薛不断点头,两人共同讨论,全都露出欣慰。  卢山道中军阵,共有卫士八千,五千六百战兵,分为百十二队,每队有五十人。各兵种摆阵型,有弩手八百人,弓手八百人,骑兵两千人,跳荡一千人,奇兵一千人。  四百弩兵方阵百名伏远弩兵,顶在军阵首排,射程四百五十米;百名擘张弩兵,位列弩阵次排,射程三百四十米;百名角弓弩兵,位列弩阵三排,射程三百米;百名单弓弩手,位列弩阵末尾,射程二百五十米。  其后是弓箭阵,射程百米左右。弩手和弓箭手,都佩戴陌刀棒,或者环首横刀。敌冲至三十米,便会丢弃弓弩,以短兵器迎敌。弓箭队后方,是骑兵方阵,之后是奇兵阵,以及跳荡军阵。  奇兵阵分两部,前部是枪槊兵,攻击范围丈许。后部是战锋队,由陌刀手组成,都是军中精锐。陌刀全长两米,是单尖两刃刀,由刀棒和刀刃组成,可以组合拆卸。  跳荡是刀盾手,配盾牌和横刀,身穿轻型盔甲。他们攻击灵活,使用的短兵器,擅长近身格斗。奇兵和跳荡兵,各执长短兵器,战时互相配合,互相弥补不足。  所有的战斗兵,全部佩戴长弓,佩箭矢十五支。几乎全部着甲,按照精锐等级,确定铠甲等级。最精锐的卫士,身着明光战铠,其余着锁子甲、皮甲,最次的是绢甲。  其余两千四百人,是中军驻队,排列成圆形,护中军周围。所谓的驻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