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群逆贼能够闯进玄景宫,那刑部一天破不了案,陛下和太后就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才能得到安全?更不要提出,出面主持朝政或是出行了?
刑部尚书是这个意思吗?”
晋伴臣的声音洪亮,曾做过禁军将军的他,如同统帅军队时的嗓音,让年纪稍轻一些的吏部、兵部尚书,以及中书令都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此刻,他的明显质疑之声,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正座上的玹羽也不例外,他已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被御史大夫的嗓音震慑住了。
要不是刑部尚书没有间歇的接住晋伴臣强势的质问,瑞扩殿恐怕就要陷入一阵平复心情的沉寂了。
“作为刑部尚书,如此严重事件过去这么久还未破案,的确难逃责任。
但我们今天齐聚在此,并不是要讨论这个问题,而且老夫也并未否定陛下和太后的南巡。”
“哦,这么说旭大人是同意南巡的了?”
吏部尚书再次眯起了细眼,观察着他的同僚。
“不,同行绝非明智之举!”刑部尚书转向正堂拱手,“请陛下和太后中的一人出行便好。”
一直摆弄手中折扇的太后,看着堂下的刑部尚书,嘴角上露出了一丝不为人所察觉的微笑。
不过很快,这个微笑就随着下一个声音的出现而消失了。
“陛下,南方初定,局势未稳,此时南巡弊大于利。事关陛下和太后安危,确实非明智之举。
还请陛下和太后三思,暂时留在宫中处理政事。等一切完全安定之后,再南巡也不迟。”
丞相明璧沛,字珙丰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啪”的一声,太后手中的折扇在桌案上敲了一下。
“众卿的意见,哀家都明白了,吏部和户部尚书所言甚是。哀家也认为此时不南巡,难以扬我虹国国威、宣我王室正统。
当然,侍中和中书令所说,也不无道理,安全始终是第一的。故此次南巡,就由哀家一人前去便好。”
“太后!还请您三思啊!”
“太后不可!这太危险了!”
太后的决定一出口,立即招来北耀和蚩廉的反对。
不过,此时的太后正将视线放在丞相身上。
而这位丞相,并不像他的两位同僚那样马上起来反对,仍旧安静地坐在那里思考着什么。
“太后陛下,请恕臣直言”,吏部尚书拱手朝向了太后,“弘扬国威、宣示正统这件事,还是由陛下来做为好。
陛下才是虹国国主,如此威慑南方诸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户部尚书也拱手朝向了太后,附议道“易大人所言甚是,臣也认为由陛下南巡为优。”
“臣也认为由陛下出行为好。”
兵部尚书也附和道。
“一派胡言!什么由陛下出行为好?!万一出了事,你们这些赞成的人担当得起吗?!”
蚩廉面色通红,显然讨论的结果和他的主张相去甚远,让他血气上涌,焦躁不已。
瑞扩殿中充斥的声音越来越大,众人都争得面红耳赤,没有谁能说出真正压倒对方的理由。
争论一度变成了争吵。
“啪!啪!啪!”
太后又将手中的折扇在桌案上敲了几下,殿上顿时安静下来。
“好了、好了。此事不必再争,哀家心意已决,就由哀家一人前往。”
看到执意只身前往的太后,中书令和侍中一脸欲哭无泪状。他们知道扭不过太后,都不由得叹了口气。
“太后既然决定前往,那就一定要出动禁军了,选任统军的将军一定不能马虎了。”
旬北耀一边说着,一边看着众人,“推选出使将军的任务,还请交给我中书省来办,之后再请太后和陛下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