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大忠臣(下)(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然,山东的转型,前提是得有南洋和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和肥料基地。在化肥出现之前,或者说,在智利或者孟加拉的硝石拿到之前,东北的大豆就是最好的经济作物肥料。

凭借光合作用和根瘤菌以及根系对营养的吸收,可以有效地转移肥料元素。

而殖民扩张在此时的意义, 也就更加的有用。

搞死印度的棉纺织业,松苏的棉纺织业就能大发展;搞死印度的烤烟叶,山东的烟叶就能大发展;搞的日本四分五裂,花生油料烟草柞蚕丝绸等,也能大发展。

关东的高粱米、小麦等,也可以在山东的转型期,稳定的粮价。

至于减租、减息、长佃这些, 不能避免小农经济被冲击,只是提振小农在转型冲击下的抵抗力。

而且, 其实做这件事,难度也不是很大。

明末时候,你要均田,老子就投满清;抗日时候,你要减租,老子就当汉奸。很正常。

没有外部力量,纵有反对,也不会那么难受。并且本身,刘钰喊的这些看似是抑兼并的口号,在封建王朝也是政治正确的。

除了一段反动透顶的白色时期,哪怕是封建王朝, 甭管做不做,但是减租、减息、扶助农工的口号,嘴上喊喊还是可以的, 而且是算作政治正确的, 并不会被枪毙。

复古儒学那群人,喊的比刘钰可激进多了,要直接搞土地国有化加授田制呢。大家最起码在嘴上,还是追思三代之治周礼制度的,那明确的土地国有化加授田制,自然就有某种神圣性,最起码在嘴上是有的。

当然,嘴靠不住。

事实上,这个难度不是很大的前提,又是之前二十多年,以对外扩张为契机,引导的实学发展和刘钰的义学体系下的学生。

大量的非士绅出身的、学的不是十三经那一套东西的“读书人”——虽然主流社会不承认他们也配叫读书人,你们也配叫读书人?但从认字会算数懂农学算作读书人的定义看,他们其实又算。

而且,刘钰是在威海练的兵,莱登出身的实学子弟,颇多。

最后肯定也是要解决黄河问题的,不管从那个角度去看。

哪怕是从最无情的、纯粹的唯生产力的角度去看,黄河泛滥搞得几千万亩耕地三十年缓不过来,那也应该解决黄河隐患。

只不过他嘴里说的, 似乎还是传统的抑兼并思想, 来伪装自己的真实目的,刘钰可以确信,皇帝分不清。

因为这些年,刘钰制造了一个大大的假象:新时代是和松苏模式绑定的,且只有这么一种。包括关东、南洋,都算是松苏模式的变种,尤其是土地制度上不抑兼并反而鼓励兼并。

虽然刘钰整天埋汰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实际上皇帝依旧是。

他还是分辨不出来,或者说,脑子里依旧没有资本主义的概念:地主只能长佃、减租、减息了,投资土地的回报率大为降低,那他们的资本难道全都蹲菜窖里,眼瞅着白银一天天贬值?

在这個时代,国家和政权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如果没有专营平准均输的本事,那就该用各种政策,引导资本该往哪跑。

这一点,英国做的就很不错,因为做的很不错,所以恨得刘钰牙根痒痒。

《曼彻斯特法案》和东方棉布禁止令让刘钰不爽的原因,就是英国政府在引导资本投向棉纺织业,曼彻斯特法案为其国内棉纺织业开了个口子,高关税则在扶植本土刚起步的棉纺织业发展。

法国虽然差了点,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实法国的问题,大顺是最容易感同身受的。

可以说法国的蜜糖法和严禁朗姆酒法,影响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发展;但反过来说,也有利于保护国内传统的白兰地、葡萄酒、麦酒等传统农业和酿酒业的利益,否则甘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