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章 范村,葬礼(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很多村民都有意无意来巴结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村人都来了,给他抬山送葬。

可在这清明农忙时节,情况就不同了。年青的出去打工了,年长一点,在农村要赶春播,又要下谷种、种庄稼,自己的老祖宗没时间去扫墓呢,哪还有时间来帮你们办丧事,况且,祖父是外出工作之人,少小离家,老死才回,年纪稍微年青一点的村民都不认识,没有多少交情。再加上祖父文革在农村劳动,年长一些的人大多参加了当年的运动批斗,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但或多或少心里总会留有些积弊。

赶在这节骨眼上,我们只好先帮堂哥家办好他父亲,也是我堂伯过五七一事再说。

我是4月1日赶回家的,和父母从城里赶回农村老家去,因父亲范文科年纪较大,行动不便,因此农村方面的事情具体操办,由我和母亲二人在农村老家负责,我哥、姐及姐夫要留在城里,用车装运骨灰盒及整理祖父生前的老旧衣服、被褥,我哥他单位比较严格,难请假,要等到4月4日放假后,才从另一个城市赶到村里,他也帮着办理这事。

祖父有外孙六位,这些外孙辈早年读书时,都或多或少得到过祖父的钱财援助或精神鼓励,如今他们都学有所成,但大多或许已忘恩负义。祖父回老家入土安葬,连送都不回来送一程的都有。其中外孙范剑涛借口说,他女儿今年要考高中,要给她补习功课,又说,同事之前替补了他的班,清明节同事要回乡拜山,他要留守单位上班等等,另一位的士司机范红涛借口说,他之前开出租车违规,要去交通部门上交通法规课,不然会被吊销驾照,另有的说,他们今年在农村老家建新房,封顶,习俗上说不能参加这样的丧事等等,听起来似乎人人都要理由,都有借口。这是让人感到痛心和心寒。心想他们当年家里经济困难时,读书上学没有学费、伙食费时,三头两天来信请祖父支援,都像哈巴狗一样,如今长大成才了,翅膀硬了,哈巴狗变成了白眼狼,四处找借口,连送祖父最后一程都不愿意,真是些忘恩负义之徒。

过程中,来了一位二外孙范冬涛,据说是生前得到祖父的支援帮助最多,也是他最器重的一位,话说是来是来了,但一点都不像是奔丧或回家帮忙的,倒像一位下乡视察的领导,啥事不出力,动口不动手,一下子指示要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一下子又说这有问题,那有问题,要如何如何,对他的姨妈,我的母亲指手画脚的,一点晚辈形象都没有。

看在他在家族中比较争气,早年给我们这些表弟读书起了带头示范作用的份上,也还尊他是个官,也就不和他去计较了。

在我的印象中,祖父没少对他的外孙辈们夸奖,说他们为人厚道、孝顺,我想那时或许是他们有求于祖父,需要他不断地支援钱财、粮米,才嘴上涂蜜,哄得祖父心花怒放,对他们有求必应。

这些说来都是家丑气话,是个人的鄙见。又或许祖父不这样认为呢,如果他在地下有灵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祖父是高尚的,但这样的高尚,却因为他们的薄情寡义而变得毫无意义了。

反倒是祖父生前并不看好的、留在农村务农耕田的那些堂孙们,我父亲的堂侄们,在这次的丧事中帮了大忙。世间之事就是这般讽刺,你生前看重的,并非你身后帮你的。这是我需要去感谢的。那些在农村务农一辈子,被城里人称为“农民”的人们,骨子里确是老实厚道的,亲情情节浓厚,做事不耍滑头,全身全力的帮忙。

这些堂哥、嫂子们是我父亲那边的人,父亲的父亲——祖父让我们称之为伯祖父,他的亲家,与祖父生前有过过节,老一辈们在过去的关系不怎么好,自然对他的子女、孙辈们也不怎么待见。更不会想到他身后,他们为他付出了诸多的精力和帮助,这也是祖父身前没有料想到的,也是他的短见、偏见和失误。

<99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