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禁更加高兴。

“这些是采买上贡朝廷的贡品,成色品相确实俱佳。”

妙棠非常喜欢那个红丝石砚台,砚台通体红润亮丽,两侧雕刻着精美的海棠花叶,她想着这一么贵重的砚台和箱箱精品都是为皇宫所预备,还有那极其难得的金砖,也都要运送皇宫,想着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集天下精华于一地的宫殿,不禁心生向往。

妙棠自幼聪颖,过目不忘,写字作画下棋诗文,同龄闺阁难逢敌手。妙棠和妙香姐妹虽被父母寄予厚望,但到底是出身商贾人家,并不是官宦人家的女子,未曾想过入宫选秀,博得圣眷,故但凭爱好,并未要求学习歌舞琴筝、闺阁六艺。

随着吴府生意日渐兴盛,“积善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妙棠向坐堂医师学习不少药材习性、医书药经。她记性好,但凡熟读过的医药典籍,一概记入脑海,再难忘记。又一心要“穷则悬壶济世,达则兼济天下”,一放学就跑去学着听诊坐堂。这一套歪理竟也没人说得过她,也就由着她去学诊了。

这一日,于谦之母神玉容携两子于谦和于泰,前往吴府探望身怀六甲的妙棠之母神芷兰。于谦之母神玉容与妙棠之母神芷兰是表亲姐妹,且自幼一起长大,感情亲密。

神芷兰道“姐姐难得过来,这几个月我在家中都快闷坏了。”

玉容道“天气渐凉,可出去散散心呢。”

芷兰叹口气道“闹市人多车多,我怕被磕碰到,一直不敢出去。”

玉容道“不如去郊野的庄子里去,那里车马稀少,我们去看看农活吧。”吴家在郊外也广购良田,雇佣佃户种植,“今年庄子入贡的时候怕是你正在产后修养,无法应付,现在去看看也好,而且叫上孩子们去郊外见见世面,日后都要照看家务,少不得也知道些管理庄子的事情。”

芷兰深以为是,于是召了妙棠兄妹们过来,唤项管家备好车马前往郊外。

神夫人姐妹乘一辆车,妙棠和妙香两人同乘一辆车,于谦与于泰也乘一辆,吴瑾瑜和吴致远也一辆。

郊野山林青翠欲滴,庄稼禾苗沉沉,炊烟袅袅,清风阵阵,和城里的热闹繁华迥然不同。

庄子里的商管家出来迎接,手里牵着稚子,名字唤作商辂,正是上次随父亲一起送贡品的孩子,比妙棠大三岁。上次来吴府的时候,妙棠送了他笔墨纸砚,这次他也拿了一篮子新摘的果品送给妙棠姐妹众人品尝。

妙棠姐妹和吴瑾瑜、吴致远、于谦兄弟在田间地头捉蛐蛐儿(也叫做促织、蟋蟀)。商辂用马莲长叶编成小笼子,把蛐蛐放在里面养。

田野杂草丛生,马莲生长茂盛,叶子绿油油的一丛,开着浅紫色的花朵,长势喜人。马莲叶子极为细长,且有韧劲,在端午节时常用芦苇来包粽子,用马莲叶子来扎捆粽子,粽子煮出来自带一股清香。大人们马莲叶子来扎草席、草鞋;孩子们则喜欢用马莲叶子来编织蛐蛐儿和小笼子。

商辂常年在田地里,编得又快又好,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蛐蛐不一会就编出来了。妙棠看着青翠可爱的蛐蛐非常喜欢,缠着商辂要学,终于也学着编出来一只蛐蛐儿,满心欢喜。

庄里商管家唤商辂过去一起视察庄稼,妙棠也过去,见农人们俯首收割庄稼,汗水滴落,甚为辛苦,也去帮忙。

才一炷香功夫已经手脚酸痛,她不禁说“以往读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以为然,如今亲眼看见农人在田间辛苦劳作,才对此诗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当日天色渐暗,众人都打算住在庄子里。妙棠姐妹、于谦、吴瑾瑜兄弟们夜里随着商辂去林子里打猎,众人打了一只野雉回来,收拾妥当架在火上面烤起来。

商辂采了郊野的野韭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