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去皇上的御营当兵,还能吃上皇粮,涌跃得不得了。
这样的情形其实也传不出去,顶多是在流民中形成热度,可多了汪浚这个有心人,此事就瞒不住了。
汪浚还将此事到处散播,就此引来了另一个有心人,钦天监五官监候杨源。
杨源家还有另一重身份:阴阳人。
倒不是说他们人品有问题,而是杨家就是阴阳户,是明朝官方认可的天文学世家,杨源就是自幼研习天文。
在明朝也只有阴阳户能学天文,私学天文被揭发出来是大罪。
但入了阴阳户也像医户一样有限制,即每一代就必须有人继承阴阳籍,而且不得脱籍。
此外阴阳户还需负担计时、报时、呈报灾异祥瑞和历法演算的工作,职能上相干,动则说天变嘛。
这就为杨源了方便,他能看到各地的灾异报告。
杨源的父亲杨瑄是御使出身,比较忠直,杨源想学他父亲,又不能投身官场,便在他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当起了编外御使。
早在八月初时,他就上过一本奏疏,说“大角及心宿中星动摇不止”,意味着皇上不安宁,国家有忧患,这是’陛下轻易出去游玩,打猎无尺度导致的。
这也够扯的,为了表达他的理念,什么谎都敢撒。
但这也不能完全怨杨源,天变这一套从董仲舒开始就编撰了,已经形成了体系,杨源也是照本宣科。
别以为他只管这么点,杨源管得可宽了,同时他又指出“北斗第二第三第四星明不如常”,这是后妃不得皇上的宠爱,广营宫室妄凿山陵,不仁爱百姓,多征徭役,号令不正确所致。
陛下须畏天戒,安居深宫,绝嬉戏,禁游畋,罢骑射,停工作,申严号令,毋轻出入,抑远宠幸,裁节赐予,亲元老大臣,日事讲习,克修厥德,以弭灾变。
言下之意就是朱厚照啥也别干了,每天读经论典躺平等死,将权利让给元老大臣们。
幸好朱厚照没有看到他的第一封奏疏,不然朱厚照会提把剑上门,搞天文就搞天文,你跟朕扯什么,你要教朕做事?
到了十月,北直隶经常发大雾,杨源又炮制了一封奏疏:“此众邪之气,阴冒于阳,臣欺其君,小人擅权,下将叛上。”
这一次杨源就惹到了刘瑾,很容易对号入座。